本帖最后由 耕夫 于 2014-3-22 16:09 编辑
比赛报导
经过两场激烈的角逐,由我校工会主办、校钓协协办的首届重庆大学(A、B、C、D4区)教工钓鱼比赛,于2014年3月15日在沙坪坝区西永钓鱼培训基地圆满闭幕。
工会黄主席在致开幕词。
领队报道现场。
该钓鱼比赛是由校各二级单位选派两名在职教工、预计超过60名选手参加的活动,由于很多老师以前只是自己喜爱钓鱼,装备和临场经验离比赛的要求甚远,为了尽量确保公平竞争,由校工会组织,在校钓协的协助下,进行了2场赛前培训讲座,3次赛场实地指导,并且推荐了钓具、规范了钓饵、讲解了赛场鱼情。
邹老师教钓手作子线。
使用调漂桶进行调漂。
第一次现场实践。
3月15日上午7点刚过,就有钓手陆续到达钓场,在指定的区域内,钓手们开始了调漂等准备工作,8:30由各队领队抽签确定钓位,9:30比赛正式开始。
此次比赛的准备很充分,特别是在赛前,针对我国竞技钓鱼赛事的发展方向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打破了高校中延续20多年的一场定胜负的传统,制定了全天打两场的方案,其中一场钓对象鱼——鲫鱼,以尾数多少计成绩,另一场钓混合鱼——鲤、草、鲫,以总重量算成绩。为了加强队友之间的交流,此次比赛只设团体奖,每个队的两名钓手,同时在两个赛池分别参加对象鱼和混重鱼的两场比赛,累计记分计算团体成绩。
由钓协组成的裁判队伍执法十分严格,做到了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在比赛期间,很多钓手还是不适应竞技钓的规定,特别是一个人独立完成所有操作让一些竿子较长、较软钓手手忙脚乱,因为在规定的钓位上假如钓手的抄网较短的话,没人帮忙根本就抄不上来已经上钩的鱼,到最后只能一手提线一手抄鱼,结果跑鱼的现象时有发生。
还有就是习惯用传统钓法休闲钓的老手,在比赛期间也很不适应,因为规范的钓鱼池鱼的密度较大,而且滑鱼较多,让这些闲散惯了的老鱼猫不知道如何应对,结果成绩反而落后于很多愿意接受新技术并认真学习竞技钓法的新钓手,特别是在钓协培训过的几位老师,如:机械学院、动力学院的崔老师,不仅仅的个人前3、4名的好成绩,而且为他们学院取得团体一等奖奠定了基础。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摸鱼竿的的生命科学学院的女教师***人品大爆发,在第一场“空军”的成绩下,第二场却拖上来了7条大鲫鱼,让比邻在她身边的两位钓手“压力山大”。
这次的钓场是重庆市沙坪坝区钓鱼培训基地的标准钓池,所有鱼获都必须放回,为了确保鱼的成活率,工会特地为每个钓手发放了大尺寸的鱼护,这样就保证了在比赛期间没有死一条鱼的佳绩,就凭这一点在20几年的高校钓鱼比赛中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场一区的第一名:田老师。
钓位现场数尾数,然后立刻放回水中。
田老师的钓获:35尾。
混重钓位现场验明正身、并就地称重,避免了例届高校钓鱼比赛后由每位钓手自己将鱼获转运到称重点之间的并护、甚至购买鱼装成绩等擦烂污行为。 最让所有钓手高兴的是,周校长也在百忙中抽时间参加了这次比赛,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校机关团体二等奖。比赛的空隙时间,周校长和工会、钓协领导们以及现场钓手们亲切交谈,并指示:“这种活动组织得非常好,要坚持下去,保证每年搞一次。” 由于组织的严谨,裁判执法公正,让所有的钓手赢得高兴、输的服气,特别是一些老钓手除了埋怨自己长得丑外,对组织者和裁判没有任何意见,这也是在我市高校钓鱼比赛中从来没有见到的。
看到很多新手表现出色,作为钓协的领导也很欣慰,因为新兴力量已经显现,稍加引导就会在每年的高校钓鱼比赛中脱颖而出,所以赛后的选拔钓手的工作就有了方向。这些新钓手不仅仅有兴趣、有激情,而且没有旧习惯,培养起来较容易。
经过了两场各90分钟的角逐以后,光电学院、……,机械学院等获得一等奖,校机关等获得二等奖,当然只要参加就有三等奖。
一等奖证书。
比赛点评
亮点之一:重庆大学校长亲自参加
再来个近点的。
为了保险,小鲫鱼也下了抄网。
挨着校长的钓位空了,有人弃权,可能怕在校长面前丢人吧。
校长上饵的动作很娴熟。
而且钓鱼十分专注。
校长给一等奖团体发奖。
校长和一等奖的钓手合影。
给二等奖颁奖。
钓协主席和二等奖钓手合影,这里的校长可是二等奖单位代表哟。
工会主席和三等奖钓手合影。
机械学院一等奖的钓手和教练合影
二等奖钓手在展示证书。
电影学院的钓手张老师姿势还是优美的。
已经退休,但还未办完手续的蒋老师最后代表光电学院完成使命。
看似很重,拉起过瘾,表情有点意思。
田老师成绩不错!
多么的认真,表情严肃的很忘我。
个人成绩第一名的张凯老师。
看来杆子回鱼有点问题~~~~。
老钓手一样痛苦,特别是在对面“亚历山大”起鱼的时候。
心有点乱了就会出状况,拉的鱼都飞出了水面。
有点钓手根本就不知道需要一个人操作这回事,在我的再三强调下钓手才自己捡起抄网,否则我绝对扣掉他的这尾鱼的成绩。
年轻的老师肯下功夫,有行头的钓起就是方便。
不过使用DIY加长抄网的夏老师看来拉鱼有点累,该花的就花嘛,何必对自己那么苛刻?
没有抄网的直接飞,结果多不乐观。
老式抄网把把都很短,操作不方便!改良钓箱坐着真的很舒服吗?对自己好点能被开除家籍呀?我对这些老师们对自己太抠门,简直无语了~~~~。
不过飞鱼还挺像样的,是只老鱼猫。
女钓手都知道对自己好点,设计院的李老师就深知这个道理,钓椅、支架一个也不少。不像一些男钓手有自虐倾向不说,还给自己找些自虐的理由。
机械学院的陈书记打得酣畅淋漓,这不都站了起来。
重温一下这位女钓手,记得当我见到她队友的线组,的的确确的给雷倒了,马上让记者拍了个照片,不然死无对证。
我第一次看见的是一副4米5的成品主线拴在3米6的杆子上,而且给装反了:8字环的一头环用竿梢的小辫子套住并打了两个死扣,顺延下来是铅坠、浮标,主线的另一头绑了一个钩子。
说实话,当时我自己都臊的无地自容,马上就:“¥#·!……”,那意思就是:“你不会钓鱼不怕,难道你还不会问?你不好意思问也罢了,那道你还不会悄悄地看别人是如何栓的?难道非要“自主创新”吗??”
实在看不过去了,一瞄离第二场比赛时间还早,就马上给她改进。可由于没有子线,就用多余的主线,做了一副同样号数的子线,并且在4#塘帮她调好了个漂,并告诉她调6钓2。
没想到就是这种状态,让她大放异彩。
因为那天下午出了久违的太阳,气温急剧升高,鱼开始起浮。而女教师用的3米6的杆子而且还不会抛满竿,所以就钓离岸3米左右的地方,水深正好1米多,正好是鱼层所在的深度上。加上她不会看吃口,每每浮标被拖走才扬竿,就这样还连中7位大鲫鱼。
这不,一位老钓手还在压主线,她这里就中鱼了,弄得两旁都出现了围观者。
用这位老钓手的话说:“压力好大!!”
就这样“亚历山大”的名字就诞生了,这条鱼也活生生的给拽了上来。
上演了一场《7条大鲫鱼就这样被生擒》的传说,估计会流传很久。
当然有些问题还需赛后解惑,这种好学的精神终于出现了。这不,比赛后,还有人观摩小型PK赛,而且频频提问~~~~。
#¥·!%~……。
下面的照片太多了,有兴趣的朋友慢慢自己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