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办大师巡回赛?
5月27日 滕正伟在山东东平度过了自己第26岁生日; 5月28日 滕正伟在中国钓鱼大师巡回赛首战开幕式上获颁“国家三级竞钓大师”; 5月29日 滕正伟在107位参赛大师中脱颖而出,夺得大师巡回赛史上首个分站赛冠军。同日,他直升“国家二级竞钓大师”。
我们为什么要办大师巡回赛?
金龙鱼饵作为本次比赛的公饵提供商,全程参与比赛活动,通过100多位竞钓大师的竞赛演练获知第一手的产品使用反馈。赞助国内顶级钓鱼赛事扩大产品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也推动了产品升级。
我们为什么要办大师巡回赛?
107位参赛大师领到了中国钓鱼运动协会颁发的首批钓鱼大师等级资格证,除了通过网络查询个人信息,大师们从此“持证上岗”。职业钓手有了真正的身份认证,巡回赛向职业联赛迈出坚实一步。 我们为什么要办大师巡回赛?
我们要造星!打造钓鱼明星,助力明星渔具企业,成就明星钓鱼赛事。
铺垫了多年,中国钓鱼大师巡回赛在山东东平总算是项目落地。去年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王中王”大师争霸赛只是一个楔子,展示中国钓鱼大师全貌的同时,征兆着中国钓鱼大师巡回赛作为一项全新的赛事即将展开。
竞技钓鱼职业化是中国钓鱼运动协会近几年对全国钓鱼运动发展长期规划中的重要一环。除了形式上的包装,我们也期待有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钓鱼人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在规则完整、制度健全的竞赛体系内,培养一批“体育明星”是发展趋势。 比照其它运动项目的成功经验,钓鱼大有可为。
钓鱼是一项运动,钓手是参与其中的运动员。试问,有多少钓友认为自己是运动员?答案呼之欲出,大家从观念上并没有实现自我认同。
我们为什么要在钓场播放运动员进行曲?我们为什么要在开幕式安排运动员宣誓?我们为什么要在动员会上强调竞技精神和体育道德?我们为什么要用纪律来规范行为?说到底我们是想通过内容上的灌输和仪式上渲染来帮助参与者真正了解如何在一场竞技钓鱼赛事中自处。
钓手的身份就是运动员,在普世价值下所形成的竞赛规则中,通过比赛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抢占更高的排名,只有这样商家们才会求才若渴,媒体们才会趋之若鹜。而大师巡回赛就是通过职业钓手的身份确定来激发钓手们的运动潜能,挖掘作为运动员的钓手们的商业价值。
渔具企业应该在大师巡回赛中扮演什么角色。赞助、广告、路演……市面上能用到的推广模式,渔具企业一件都没落下。但效果呢?这大概是所有渔具企业的困局。我们一直强调渔具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这种强调恰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钓鱼运动的受众到底是谁?50后?80后?还是00后?我们的市场是粗放型的还是精细分化的。耐克与迈克尔乔丹签约把阿迪掀翻在地,安德玛如何异军突起抢占全球市场……所有这些经典的商业案例都可以被渔具企业所借鉴。大师巡回赛为渔具企业贡献了一块施展拳脚的舞台,没有加入其中的企业我们静候加入,已经加入的企业我们也希望能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不光是发几篇宣传稿,拍几段视频这么简单,充分利用大师巡回赛的资源,更深层次的挖掘平台所能产生的价值,至少利用每一场比赛制订一个短期的产品规划,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投资的回报。
大师巡回赛对中国钓鱼运动协会又意味着什么呢?它和全国钓鱼锦标赛一起构成国赛双雄。一个是职业选手参与的最高赛事,另一个代表全国最广泛参与的顶级比赛。
首先,困扰国赛的晋级道路被彻底打通,把职业选手从赚大师积分的道路上挪开,让半职业化选手和业余选手也能有晋升的空间。其次,把职业选手的竞赛池搅活,大师称号不是养老院的房间号,升做大师后,他们依旧要在更激烈的比赛中争取更高荣誉。也许有一天,我们会为某位大师举办风风光光的退役仪式,把他的名字刻入中国钓鱼名人堂,但是这种荣誉必须是职业钓鱼人自己争取来的。
我们为什么要办大师巡回赛?
到时候了!国家级赛事举办到达这样一个水平,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延展,只有这样国家级比赛才能活起来,我们才能看到像滕正伟这样的年轻运动员展示钓鱼神话,才能看到我们渔具企业借助赛事的力量不断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