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说的水底浆层,其实是水底腐殖质层增厚到一定程度为主的情形,
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会呈现出越来越厚的情况。
如何判定是不是遇到浆层?
1.拉饵和搓饵在不抛满竿的情况下,钓目相差过大 2.窝内有鱼,但黑标蹭线多,锚鱼多,“小动作”钩中鱼嘴下较多。 3.有“筋”没口,饵料密度一大,越频繁“抽”,反而没口。

黑坑的浆层表现为:
黑坑底层浆层较重的坑塘,浆层多为剩余饵料、窝料、死鱼、鱼粪便········, 饵料和窝料的发酵和腐坏,一定程度上影响鱼索饵。
新放的鱼不适应(和生长环境差别较大),不下底, 除了水温、水质不适应的一些关系,水底腐殖质也有影响。
碰到这种情况应该:
此类环境,垂钓新撒鱼,需要酌情的使用对路的高香、低密度、雾化性好的饵料
钓法上
1、调高目,加大浮漂对饵料的上牵力,把饵从浆层里拉出来,否则鱼乱转却没像样的口。 2、换轻钩,选择钩条更细的钓钩,减轻下坠力。 3、在不影响主攻味型的情况下、池上、轻麸、新四季等状态饵减轻饵料比重。 4、不压风线,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不压风线能够使线浮在水面,牵引住浮漂。 5、加重饵料味型,避免饵料味型被浆层泥巴所遮盖。 6、钓低目,让浮漂更灵敏。
老鱼,在非特殊条件下,相对可以大密度饵料钓底。 尤其是吃惯了窝料的受惊鲤鱼。
任何理论和饵料钓法都要酌情的综合判断和选择,
不要断章取义,理想化、绝对化。
猛龙钓手107斤又获坑冠
饵料:小黄面
小药;果酸+红薯膏
钓费:4小时150元,回收3.5地点:天津,武清,小武垂钓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