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窝在钓鱼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其作用就是诱鱼聚集,以便钓之。
那么如何打出正确的窝子,在垂钓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打窝看时机
隆冬时节,鱼儿处于少吃、少动的冬眠、半冬眠状态, 其诱料应选择浓香、色鲜、耐泡的颗粒类,才能吸引和刺激到鱼儿。
在“肥水”,也就是藻类浮游植物及水生昆虫等天然食料比较丰富的水域, 鱼儿不饥饿不馋食,所以,其窝料并不在多,而在于“精”。
在水面大、水色清,少有水草、藻类的大江大河和大型水库, 其窝料应多出“肥水”水域的两倍。

投窝要轻准
投窝,即抛竿。抛竿,不仅要轻松利索, 更要求落水轻,落点准,才能保障进了窝的鱼儿不受到惊吓。
轻:手竿上坠子本身不能重于浮漂的浮力,采用竿梢提线, 手腕压竿的“抬式慢落法”,以减轻钩、坠、饵入水的振荡声。
准:以对岸某地、某物作为记号来抛竿, 投入窝心的圆周范围不得超出30~60厘米。

换窝忌过早
一般情况下,钓友们应打3~5个窝点以便选择。 冬季,由于鱼儿冬眠期少吃、少动,
撒窝后,至少要两个小时,甚至更久,才能引诱它们进窝。 不要操之过急地频繁换窝,
应等到撒喂两小时后,再在第一个窝下竿, 20~30分钟不见有鱼咬钩,再换到第二个窝,
如此往下,挨个试钓。冬天,鱼口较少是正常的,有钓获就应知足,
当试出某个窝子有鱼,即使隔三差五的才钓上一条, 最好也别再“移情别恋”,以免得不偿失。

补窝论时量
补窝是为了能留鱼在窝,有聚不散。
时:正起鱼时不宜补窝。 原因是可能有暂时没有进窝的另一群鱼儿以及非常胆小谨慎的鱼儿,
它们进窝摄食需要一定的过程。 如果这时候补窝,它们就会只拣“落地桃”,不摘“树上果”。
量:补窝的喂量,只宜少,不能多。如果用颗粒饵, 20~30粒即可。要是用面食性团饵,有一个乒乓球大小,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