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的特点不一定就只是细线小钩悬坠钓。
其实,台钓的精髓,是有效、合理的使用饵料。
在垂钓过程中,钓友通过连续抛竿,使窝子里的饵料能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
//饵料状态//
怎样才能找到饵料的最佳状态?是竞技时,钓手最常考虑的一个问题,
喜欢台钓或竞技钓的钓友,习惯通过调整饵料状态,
配合不同的钓法,来找到自己垂钓的最佳状态。
所以我们在配制饵料时,需要考虑:
上鱼速度的快慢、鱼体的大小、
天气情况和鱼的活跃程度,以及是否需要逗鱼?

饵料状态是个综合指标,主要分为:
饵料的松散度、饵团大小、
入水后钩上余饵的多少和饵料的比重。
我们在垂钓过程中,要善于根据鱼情,选用和调整好饵料。

//雾化效果//
雾化和化散,都是饵料在入水散开的现象。
它们的区别,只是饵料散开后的颗粒大小不同。
雾化,是指颗粒很细、比重轻的饵料在水的中上层散开,能大面积快速诱鱼;
化散,多指颗粒相对较粗、比重较大的饵料,在水底层散开。

俗话说:站的高、看得远。
鱼对来自上方的敌害看得很清楚,
所以对于上层的雾化也能有所察觉。
饵料的雾化,不仅可以让饵料迅速分散,
快速刺激鱼的味觉,还可以通过鱼的视觉诱鱼。
雾化效果好、速度快的饵料,在快速垂钓时用处非常大
但是,长时间的垂钓使得鱼变猾,这时过度雾化的饵料,
往往会在鱼还没有将饵料吃进去时就完全脱落。
所以,我们在垂钓中,要合理把控饵料的雾化程度。、

控制饵料雾化度的方法很简单:
开饵时搅拌次数多一点,上搓饵时搓的力量大一点,
就能减少雾化度,反之则会增大雾化度。
不同的饵料,其本身也有不同的雾化。
此外,还可以选用增加或减小雾化的饵料。

//附钩性//
初学钓的钓友,最担心的就是松散饵料的脱落问题, 全脱或虽未脱落,降落的水层却不对。
这是就需要选择松软些的拉饵, 因为松软拉饵的饵团内有无数的网状结构, 具有一定的附钩性,
所以,在抛竿时饵料不会轻易脱落。 但是,想要把握饵料的入水层,就先要学会把握饵料的状态和抛竿力度的配合度。

能够影响拉饵附钩性的,就是拉饵团内部形成的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的形成受制于:温度、拉丝粉(小麦蛋白)含量、 基础饵料颗粒大小和开饵手法。

气温合适、拉丝粉含量多、基础饵料粒度比较大,饵团出丝会比较多,附钩性也很好。 像金龙狂道鲫、统杀麦香,奶香类,其本身就可直接单开做拉饵。 在大多数情况下,开出的拉饵状态也非常好。 气温低时,在和饵时只须多搅拌几次,或者在和好饵料后, 把饵团稍稍团紧几次,就可以加强饵团的附钩能力。

初学拉饵钓的钓友,最常遇见的错误就是抛竿用力过猛, 致使饵料脱钩或即将脱钩,让鱼稍稍一碰就掉了。
浮漂有动作出现,饵料也确实进了鱼口,但钩上却无鱼。 所以新钓手在练习拉饵或搓饵抛竿时, 饵可以适当硬一些,也可适当增加拉丝粉。

//拉饵大小//
气温高、饵料颗粒粗、拉丝粉含量高时,拉出的饵团比较大。 休闲垂钓或竞技钓混养时,拉大饵好处多多: 在垂钓的过程中及时补足够量的窝,钩饵到达目标水层后, 钩子上还有充足的钓饵,不仅可以抵抗小杂鱼的骚扰,也能够钓大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