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盆友们冬至快乐!! 
根据鱼情定种类 水下之形式,鱼龙混杂,虾兵蟹建,各据一方。 鲤、鲫、扁、草、青、鲢鳙等等各种类型,种类繁多且不说, 昨时今日,气温水压,水情鱼情,何种鱼类最易开口,更是不可一言而喻。 所以不管什么情况下垂钓,根据鱼情、环境定鱼种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怪圈之一: 不少新手最爱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配方 只要能搭上话绝对会问上一句:“给个鲫鱼方子吧!” 请问您是黑坑还是野钓?休闲还是竞技? 就凭您这一句话我就能给您一大套方子的话, 要真拿着去渔具店配,再去鱼塘钓。 那咱俩里肯定有一个是傻子....... 南方和北方能一样吗? 冬天和夏天能一样吗? 俩鱼坑挨着配方都不一样, 你凭什么就说你的配方就适合鱼情! 总结:钓鱼用饵要针对当前鱼情! 
根据密度定线组 鱼密度大者,下钩即可见鱼形,密度小则只见虾兵蟹将耀武扬威。 水肥食足轻易不上钩,上则敢与钓者拔竿夺钩, 饿急了的鱼咬钩即入唇深,不松口则任线拖来抄去! 据此准备钩线竿漂,如无意外,切勿频频换钩换竿,而致鱼饵两空。 
怪圈之二: 比如说初冬作钓动辄建议主线要选择0.6号,子线要选择0.4或者0.3..... 你知道我要钓什么鱼吗?你知道我用多长的杆子吗?什么玩意就0.6配0.3的。 哥们要钓鲤鱼!! 要不就是告诉你该调几目钓几目,说的好像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但是仔细想想,不了解浮漂的种类和型号的情况下,调几目都是扯淡..... 总结:无前提搭配线组和浮漂调钓的差不多都是误导! 
根据水质定味型 各种钓场,天南地北,内陆沿海,水质各有千秋。 山川河流,肥瘦环绕,水情鱼性,南辕北辙。 人声鼎沸或是孤山远影,均能影响鱼类索食之习性也。 想要上鱼,先会下钩!能得渔获,必定饵味! 根据水质地形环境定饵味型虽不全,但定对! 怪圈之三: 有种人,也不知道哪本钓鱼书里看到的钓法和技巧,拿起来就往网上发! 最常见的就是制作窝料系列....... 取玉米面半斤加3两水,上锅蒸30分钟后取出, 揉碎后加入一个烤红薯和半袋东峻鲫,搓饵上钩即可垂钓。 这要是能钓好鱼才有鬼嘞!九十年代的配方放到现在不等着白板嘛! 最关键的是不少刚入门的钓鱼人凭着一股子琢磨劲还真的在家尝试...... 总结:任何钓法或钓技要适合当时鱼情 
根据地形定钓位 水有深浅之区,鱼有大小之别,塘有形体之差异。 洄游岔路皆可钓,下风聚则上风稀。 根据地形选钓位,根据钓位定频率, 根据现场调战术,根据战术防措手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