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戏鲫12绣花针
导读:此帖放盐(方言)较多,非本地人慢慢体会。 本想凭借自制绣花针鱼钩完成此帖,但有心栽花化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东拼西凑完成本帖。
小时候有一个梦想,不想读书想爬树,那时候叫做爬皂角树(也叫千翻儿)。成绩不好老师就要教育你爬树并摘下一根黄荆棍吃“嘎嘎”,吃撒子嘎嘎?就像现在吃炒菜,黄荆棍落在手上就晓得撒子叫吃炒菜。
读书不得行,看到其他的撒子吹画,打玻璃珠,耍泥巴团,脱了裤儿下田偷藕蓬,摸鱼、捉黄鳝、抠旁凯那是相当大的兴趣。泡子黄鳝咬到手指母直接拖,蚂蟥巴到脚杆使劲扯,扯又扯不拖心头干着急,急的哇哇叫,清鼻子、眼睛水流一地,哇哇哇,有谁听到没得快来帮忙呀。 直至现在看到蚂蟥都有心理阴影,汗毛直立,害怕又遭它巴起。 现在想起来童年真是无限乐趣。
那时候家里穷,没得其他的耍事。到了周五就放大星期,多大?连放三天。三天啷个耍?跑到石桥铺赶场耍。作甚?看鱼竿,没得钱看哈也过瘾。
穷嘛,没得钱,死缠烂打鼓捣老汉买一根等了一年时间,还记不得几块钱了。一只用四节竹子做成的鱼竿(现在称为并继竿)拿到手上的时候简直比看到当时暗念的女孩还要想亲它两口,那心情没得法形容。(有点像第一回“跑马”打湿内裤的感觉)
鱼线鱼钩都买了就等着学习那些老头坐在水边当姜太公。 那时候买鱼线以米计算,鱼钩最多买两颗,多了买不起也舍不得(晓得几分钱一颗哟)。鱼钩用完就跟着那些钓鱼老头的沟子后天打旋旋儿。也不好意思说拼鱼钩,反正没得事就帮忙打杂(现在叫鱼助),装作很勤快的样子。时间长点之后熟悉的老头就会拼你几颗鱼钩。那心情,喊亲爷爷的想法都有了。 但是,在鱼多鱼大的时代这点钩钩完全是不够用的。 反正从来都没有承认过技术撇,浪费鱼钩。 经常浪费就去拼也不是办法,你娃不好好读书一天就晓得去爬皂角树(钓鱼)。再找老汉要钱估计又想吃“炒菜”。 愉快的童年伴随着动物园旁边的桃花溪水飞快的流逝。 那时候桃花溪的水多好,打个光胩下水可以看到你的脚指母,你说那水清亮不清亮?由上往下看首先看到的还是你的小雀雀儿。
鱼钩还是不够用,又没得分分钱买鱼钩(那时候一分钱可以买颗糖)。一个人对某样事物特别感兴趣的时候就爱动脑筋。不是有个老头说过绣花针可以做鱼钩吗?那就自己做!事情总算有了转机,三天长假又可以钓鱼了。 社会主义的好处就是解放生产力,自给自足。 绣花针准备
五件套准备
处理针尖
回火塑型
基本成型
淬火准备,先取出少部分机油,打火机烧红鱼钩直接丢进机油盖里。
砂子初步打磨光亮,剪掉多余部分,第一颗元老级无刺钩诞生。
桃花溪的水继续流着,夏天打光胩摸鱼,冬天拿起并继竿钓鱼。 我妈说:你的鱼瘾从小就大! 酱油泡饭吃腻了,想吃鸡蛋炒饭鸡又不干(那时候的鸡也吃的撇,生蛋搞不赢)。唯有鱼儿好吃也易得,涨水摸鱼、退水摸泥鳅。(苦了那时候没得作料也能吃出鱼香味)。 拿起一个笆篓可以在堰塘坎转一天,看看哪里的堰塘垮了,或者快要垮了,没垮就继续转。一根鱼竿可以坐在水边等待黄昏日落不回家,不晓得那时的耐心从哪里来的。(日妈现在的银行也像当时的堰塘一样的话我儿不天天拿个笆篓去晃)最后带回几条餐餐。实则真正的土火,比如黄鳝、泥鳅、土鲫鱼、偶尔可以捡到一条要死不活翻白肚皮的白鲢,反正就是喜欢捉鱼。
看到那块藕田的草鱼吃藕叶的话带上自制鱼叉可以潜伏半天,晒得他妈区黑不说经常遭追得到处跑,差点请家长。遇到附近的堰塘清塘就像看一场演唱会或者中超那样兴奋,看着那水中鱼儿愉快的跳呀跳呀好像比我还兴奋,恨不得下水帮忙拖网。(嘴巴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拼一条来吃!)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如果遇到上学那绝对是人在学校心在堰塘,惦记那清塘后塘中的餐餐鱼,说不定还可以捡到几条大乌棒。 捉鱼就是第一要务,技术又瞥瘾子又大,看着那些大娃儿捉了一桶我还在搅稀泥巴,一身敷得花迷日眼儿不说还觉得嘿好耍,要的就是浑身稀泥巴后的畅快感。没得笆篓,火烧摇裤和背心就是最好的鱼护。(现在叫享受过程) 摸鱼过后还没过瘾,等几天泥巴干点后捉泥鳅。学着大人的样子伸出食指轻轻的顺着洞口左拐右拐滑入洞中揪出泥鳅。摸到了摸到了,指尖感觉到了它的触须。接下来该啷个把它揪出来耶?稍一迟疑泥鳅跑了。心头一乱另一只手马上帮忙刨泥巴,使出吃奶的力气一定要把你揪出来。最后刨到自己的大脚趾母以为揪到一根大黄鳝。 从此落下心里阴影并得出结论:不是我的技术不行而是泥鳅太滑。
到现在为止我也只有吃泥鳅的份,不管你啷个逼我都不得去捉。(捉泥鳅伤自尊) 我妈说的不假! 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桃花溪水从新清澈了起来,钓鱼人又开始垂纶(现在禁钓哈)。上游变成了现在的彩云湖,鸟儿鱼儿又把我带回了童年。
年纪一天天大了,读书继续不得行,但鱼瘾丝毫没得减弱的迹象。 并继竿换成了手车竿,绣花针也换成了日本钩,钓赌塘成了我的首选。从5块钱一天钓到50块钱一天,练习了技术的同时饱了口福。随便找点酒米、包谷面、啤酒糟、干胡豆、白米饭、潲水饭就能玩上一整天。一杆一笆篓,钓到大鱼从来不用抄网,直接溜翻。食指配合中指抠腮、大母指抠嘴手到擒来,看你啷个板。 一把胡豆放在嘴里嚼烂再吐到手上混合泥土打窝(好像有点恶心,哈哈),再拿出用矬子仔细磨的胡豆粉施钓简直堪称绝配。(现在叫做饵食同源) 为何从5元一天钓到了50一天?就是因为一颗胡豆粉引发的血案。 做好事:解决胡豆粉粘手只需一滴麻油混合或者磨胡豆的时候磨一颗黄花生即可。 鱼竿再也找不回,童年记忆犹在,绣花针已然在手。带上我的绣花针配合传统钓组来到小溪。
传统钓法钩上胡豆粉不仅可以尽可能的过滤掉杂鱼就饵信号,还能致敬童年。
杂鱼多的地方商品饵我是绝对不得提倡的,对于一个追随商品饵多年的人一点小经验:商品饵(粉饵)对杂鱼的诱惑力远远超越所有的天然饵料。在当今这个不钓商品饵就不懂钓鱼的时代应该反思点什么?(放流钓法和盘车钓法在用饵方面给了我们正面引导,前者推广人业渔猫及众多前辈,后者推广人贵州大师和重庆本地大师们。)钓亦有道、用饵有道,这叫回归!
酒米不再使用小药而采用自烤本地高粱酒泡制,这么好的高粱酒不能一人独享,我喝鱼儿也喝。此酒泡米命名“猫爪咪咪牌神米”,神米助我获鱼无数不是技术原因而是酒的功劳,这下你们晓得原因了撒。不信!不信就继续往下看。
今天的气压、气温、水温、深浅太给面子,鱼儿排着轮子吃我的神米,绣花针不停的给我带来惊喜。一条两条三条,条条满意。 鱼儿看起较小,实则是手太大了。
算求,东边不亮西边亮,此处无鱼换地方。反正空军司令当久了,只要不说没得哪个晓得你是和光脚板一起回来的。大不了回家的时候把鱼桶盖紧点,缝缝儿都不要留,有后门就直接从后门回去,休想找我拼鱼。 鱼儿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在当今这个和尚(鱼人)多了连粥都没得几颗米的时代不想办法是不行的。为了给这篇帖子画上圆满句号我必须像挤乳沟一样挤出时间证明我比弹簧强。 悄悄咪咪钓斤塘,哈哈,心中就是这么想。
一个资深野钓迷去钓堰塘?想的出来哟。你只要敢切,我绝对要在群里帮你宣传一哈。你娃一天到晚叫我们野钓,各人跑切钓堰塘,二天不得跟到你混老。群里一个朋友如是说!(说不定还要遭撇竿竿) 算老,算老,当我没说,你们也不要声张,我各人拿绣花针把嘴巴缝起。
走哪里嘛?脑壳抠大了,头皮焦麻了,近了没得地方,远了不稳当,但又必须切。 走起,管他的,告了才晓得。 清鼻涕留了一地,结果可想而知。鱼没钓到就烤旁凯吃,拿它出气,你还别说烤旁凯好吃得很,自带鲜,特别是它的大脚巴适得板。
本想此帖就此结束,但心有不甘!干脆跑到长湖接热窝子碰运气。 什么叫无心插柳?
捡了一窝野鸡蛋,再买一张次票多打两只机杆还是没得问题的。
接着就开始了柳成荫!
绣花针将我带回了童年,倍感轻松,你呢? 谢谢你绣花针! 老规矩:觉得还不错的请使劲加分并双击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