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业渔猫 于 2010-1-5 13:19 编辑
长江中有一种独有的参条,全身雪白,细鳞,小眼,体形似刀,腹似刀刃。它极喜流水,只在流水表层活动,且从不下到水底。从未在长江以外的其它水域,从未发现过它的踪迹,就是在长江的附属水体也极难见到它。我们这里称它为"刀片参",[此鱼学名: 银漂鱼] 这鱼富含油脂,鲜且嫩。一般个体在20至30克之间,最大个体不超过100克.此鱼生性活泼,喜成群地在流水水面的"花水"及洄水边觅食。每年的三至四月,是江中刀参的聚集、繁殖的季节,正是钓获它们的最佳时期。常能钓获的参条有两种,以刀参居多,另一种就是各类水体都常见的黑尾参,亦有少量的马口及翘壳。
鱼具配置: 手车竿配叉齿绕线轮,14丝主钱,10丝脑线,拴参钩四颗,在最下面两钩之间,可配半粒米大的小坠,七星漂分两组,组间距约200毫米。
鱼饵: 肥肉条、青菜虫、面包虫、肉蛆等.肉蛆最佳。
施钓: 刷流水参条时常采用放流法浮钓参条。七星漂配轻坠即可施钩。但漂小,放远了观漂费眼,收放中,往往足凭手感刺鱼。鱼漂太大者反应不灵敏,且漂大阻力就大,参条食饵中钩的手感极差,因而,刷参不宜用阻力大的漂。将钓组挂饵抛入流水,让流水将钓组带至有刀参活动之处,往复收放的过程中,当发现鱼漂直窜、转弯或下沉时,都应及时抖腕起竿获鱼,往往一竿能中2、3条,银白色的参条在水皮上活蹦乱跳地溜窜,,感觉真是好极了。此鱼因多而好钓,但水养难活,故宜将钓获的参条存放于透气通风的鱼护中。<br/> 在波浪滚滚的长江里刷参条,手不离竿,眼不离漂.手、眼、脑的协调得到极佳训练,可以这样说: 熟钓流水参,就熟识流水鱼吃饵的各类漂相动作,见漂动即抖腕便一气呵成,为日后钓流水鱼,以及适应各种水域的垂钓,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