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赤眼梭[鱼甾] [鱼甾]科
Liza soiuy (Basilewsky)
(赤眼[鱼甾]、梭鱼)
体形似鲍。眼稍带红色。脂眼睑不发达,仅存在于眼的边缘。体侧纵列鳞41~47。背鳍两个,第一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臀鳍条3,9。尾鳍凹形。
近海鱼类,多栖息于沿海及江河口咸淡水中,亦能到淡水中生活。食浮游生物。在浅海和河口咸淡水中产卵。生殖季节为4~6月。个体较大。是上等食用鱼炎,也是优良的咸淡水养殖品种。分布于沿海和各江河口。
159沙鳢 塘鳢科
Odontoburis obscura (Temminck et Schlegel)
(塘鳢、蒲鱼)
体粗壮,前部浑圆。头大,稍平扁,口上位.两颌具细齿。颊部肌肉发达。背鳍2个,彼此分离。胸鳍人。腹鳍胸位,左右分离。生殖期间:雄鱼体表光滑,雌鱼体表粗糙,有明显的生殖突。
底层鱼类,喜隐居于岩石缝隙,或泥沙、杂草等隐蔽处。食虾。4~6月产卵,以石隙、空蚌壳及破瓦罐等为产卵巢穴。雄鱼有守巢护卵的习性。肉多,鲜美可口。江浙一带以[纯]菜、蒲鱼(沙鳢)为名菜。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福建等地。
160黄[鱼幼] 塘鳢科
Hypseleotris swinhonis(Gunther)
(黄肚鱼、黄麻嫩)
体短小。口斜裂,下颌稍长于上颌。两颌均具细齿。眼径大于眼间距。体被[木节]鳞。背鳍2个,彼此分离。胸鳍大。腹鳍胸位,左右分离。尾鳍圆形。
栖息于水体底层,为江河、湖泊常见的小型鱼类,一般体长40毫米以下。数量较多,无经济价值。
分布于长江水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7 14:48:4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