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APP
  • 客服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公众号(17钓鱼吧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登录 用户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钓友推荐: 注册会员 、 篇钓鱼技巧 、 个饵料秘方 、 条钓场信息,全部免费!
    查看详情

    [经验综合]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复制链接]
    凯蓝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08-7-1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153大眼鳜 [鱼旨]科

    Siniperca kneri Garman

    (母猪壳、刺薄鱼、羊眼桂鱼)

    体形与鳜相似。眼较大。上颌后端不达眼后缘。幽门垂68~95。

    生活习性与鳜相仿。更喜栖息于江河、湖泊的流水环境。性凶猛,以鱼、虾为食。最大个体可达5市斤左右。肉味鲜美,少细刺,为名贵鱼类。

    分布于长江水系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凯蓝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08-7-1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154斑鳜 [鱼旨]科

    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er

    (岩鳜鱼)

    外形似鳜。鳃耙4枚。侧线鳞104~124。幽门垂45~33。头部具暗黑色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的环形斑。

    江河、湖泊中都能生活,尤喜栖息于流水环境。个体不大,一般体长100~300毫米,产量不高。

    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各水系。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凯蓝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08-7-1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155暗鳜 [鱼旨]科

    Siniperca loona Wu

    (铜钱鳜)

    体侧扁,背部呈弧形,口端位,上下颌几等长;口较小,上颌后端达眼中部。眼大。鳃耙6~8。侧线鳞64~70。幽门垂10个左右。体色深暗。

    栖居山溪的缓水区。个体小,常见为60~120毫米。数量不多。

    分布于卞湖南、广西各水系。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凯蓝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08-7-1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156鲈 [鱼旨]科

    Lateolabrax japonicus(Cuvier et Valencinnes)

    (鲈板、鲈子鱼、板鲈、花鲈)

    体长,侧扁。口大,稍倾斜,下颌稍长于上颌,前鳃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具3枚大刺。鳃盖骨后端有1刺。体被小[木节]鳞。背鳍2个;第1背鳍为12根硬刺,第2背鳍由13根软刺组成。腹鳍胸位。尾鳍叉形。

    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性凶猛,以鱼、虾为食。个体大,最大可长至30~50市斤,一般为3~5市斤。肉味鲜美。为产区的重要经济鱼类。

    分布于我同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凯蓝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08-7-14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157[鱼甾] [鱼甾]科

    Mugil cephalus Linnaeus

    (乌[鱼甾]、白眼)

    体呈圆筒状。头短,前部平扁。吻宽,下颌前端有一凸起与上颌的凹陷相嵌台。上下颌具绒毛状细齿。脂眼睑发达,伸达瞳孔。体侧纵列鳞38~41。背鳍两个,第一背鳍起点距吻端与至尾鳍基距离相等。臀鳍3,8。尾鳍叉形。

    近岸生活,能适应淡水、咸淡水或海水等不同环境。成鱼以着生泥表的硅藻和其他生物为食。体型较大,体长可达800毫米。肉细嫩、富含脂肪,属上等食用鱼类。产量高,是海港养殖对象之一。分布于我国沿海。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凯蓝 社区微信达人 发表于 2008-7-14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158赤眼梭[鱼甾] [鱼甾]科

    Liza soiuy (Basilewsky)

    (赤眼[鱼甾]、梭鱼)

    体形似鲍。眼稍带红色。脂眼睑不发达,仅存在于眼的边缘。体侧纵列鳞41~47。背鳍两个,第一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臀鳍条3,9。尾鳍凹形。

    近海鱼类,多栖息于沿海及江河口咸淡水中,亦能到淡水中生活。食浮游生物。在浅海和河口咸淡水中产卵。生殖季节为4~6月。个体较大。是上等食用鱼炎,也是优良的咸淡水养殖品种。分布于沿海和各江河口。 bu4saQec.jpg

    159沙鳢 塘鳢科

    Odontoburis obscura (Temminck et Schlegel)

    (塘鳢、蒲鱼)

    体粗壮,前部浑圆。头大,稍平扁,口上位.两颌具细齿。颊部肌肉发达。背鳍2个,彼此分离。胸鳍人。腹鳍胸位,左右分离。生殖期间:雄鱼体表光滑,雌鱼体表粗糙,有明显的生殖突。

    底层鱼类,喜隐居于岩石缝隙,或泥沙、杂草等隐蔽处。食虾。4~6月产卵,以石隙、空蚌壳及破瓦罐等为产卵巢穴。雄鱼有守巢护卵的习性。肉多,鲜美可口。江浙一带以[纯]菜、蒲鱼(沙鳢)为名菜。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福建等地。 puCMksob.jpg

     

    160黄[鱼幼] 塘鳢科

    Hypseleotris swinhonis(Gunther)

    (黄肚鱼、黄麻嫩)

    体短小。口斜裂,下颌稍长于上颌。两颌均具细齿。眼径大于眼间距。体被[木节]鳞。背鳍2个,彼此分离。胸鳍大。腹鳍胸位,左右分离。尾鳍圆形。

    栖息于水体底层,为江河、湖泊常见的小型鱼类,一般体长40毫米以下。数量较多,无经济价值。

    分布于长江水系。 OEokmAVR.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7 14:48:47编辑过]
    一粒大米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8-7-14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凯蓝版主辛苦了,给大家介绍了那么多的鱼类知识,我全部看完了,很不错,谢谢。。。。。。

    跟着钓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8-7-16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em218]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重钓网APP|Archiver|重庆重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渝ICP备1401007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02号 )

    Discuz! X3.4 Licensed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