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APP
  • 客服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公众号(17钓鱼吧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登录 用户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钓友推荐: 注册会员 、 篇钓鱼技巧 、 个饵料秘方 、 条钓场信息,全部免费!
    查看详情

    [经验综合] 台钓话题

    [复制链接]
    苏龙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9-5-8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我在河沟钓过,不太好怎````````流速大楷10秒1米的样子,一会看得见漂,一会又看不见。可以尝试钓钝。
    火赤链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9-5-8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问题太专业,不能解答。
    冬不老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9-5-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我是整传统钓的不晓得
    天空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9-5-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不能,钓底用滑坠。。。。。。。。。。
    水獭王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9-5-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现转一篇有关台钓抗水流的帖子,看能否对LZ有所帮助?

            要说台钓抗水流的方法,首先要看看台钓钓组在水中的标准状况,其为上钩悬浮,下钩轻触底这么一个“水中天平”的样子,可以想见抵抗水流的能力自然很差。若把台钓运用到休闲钓中,免不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般的小水流,让双钩到底即可解决。倘若再大的话,就需要特别的办法了,解决的方法我大致归纳为四种,当然还有其他特殊的方法,因为不具备普遍性和可推广性,故不赘述。


            一、走漂。为什么要把走漂放在第一位说?因为它最简单,最容易理解。所谓走漂,就是把钓组调到离底的状态,让漂随着风浪水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把握鱼讯。具体操作一般为将钩饵抛到钓点的上方一二米的地方,让钩饵自然移动到钓点下方的一二米处,然后起竿挂饵重抛。其间若有鱼讯则及时把握。

            二、分坠(子母坠)。分铅。就是在一个钓组中有二个以上的铅坠。这需要对子线进行处理。让长子线比正常的再长出四五厘米,在此处留出加铅坠的空间。调钓方法也同样多种。可以按正常调漂,长子线上不加铅坠调四目,然后在长子线上加一个小铅坠,钓目根据水流的大小、鱼情的需要而定。如果水流不急,完全可以钓到四目以下。也可以正常调漂到四目,然后将铅皮座上的铅皮剪下一小部分,夹在长子线钩后的四五厘米处,钓四目以下。无论是另外加一铅坠,还是调钓后分出一部分铅皮到长子线上。都应该尽量小一点,以能抗住水流即可。这个方法也很好理解,一看便能明白。

            下面要说的二种方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区别。也是我们最常使用的方法,而且这二种方法也是对付猾鱼的招数,在此先一一列出。

            三、底坠。顾名思义就是把铅坠触底,双子线躺在水底。触底方式有轻有重,轻者只是8字环轻触底,重者需要铅皮座都躺下了。根据需要选择,仍然是以尽量轻、能刚刚抗住水流为好。

            四、跑铅。即在底坠的基础上,把铅皮座上方的太空豆拉开十公分左右。让主线可以在铅皮座中滑动,所以叫跑铅。

            我们可以看出,跑铅时,鱼拉动的是整个浮漂的浮力,而底坠则拉动的是铅皮和浮漂浮力的差值。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个差值不大于浮漂浮力的情况下,底坠要比跑铅灵敏一些,要容易被鱼嘴拉动一些。这个区别是应该值得我们研究并运用的。以前有的钓友在悬坠时,也说把太空豆拉开一点,这样浮漂会灵敏一点,这同样是想当然。因为鱼需要拉动的力要加大,浮漂的反作用力也加大了,本来应该被铅坠平衡掉的部分,都呈现了出来,使得鱼特别小鱼,吸食很不顺畅,因此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但是这个实际上要迟钝一点方法,我们倒是可以运用到台钓的实践中去,比如可以在不改变钓组调钓参数的情况下避小搏大。
    步行者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9-6-6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路过,拿了分分就走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重钓网APP|Archiver|重庆重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渝ICP备1401007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02号 )

    Discuz! X3.4 Licensed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