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一大早,带习钓不久,钓瘾极大的儿子去钓场踩点。本欲去南彭水库尾端李家嘴,因在车上,见花溪河因雨水而微黄,就变了主意,去看看多年没谋面的雁滩。雁滩河段曾养过鱼,以鲤、鲫多而出名。那儿,有座小石桥,横卧于叉河的碧波之上,小石桥在花溪河与叉河的交界处,桥的两端是条石砌成的坎,水深二至四米,是个众鱼友皆知,钓鲤的老窝点。
下车后,取道直奔河边。快至钓点,仅见一位钓者蹲在竹林窝里架竿,小桥无人,便率儿子急奔小石板桥,暗喜:众人皆选的好钓位,归我两爷子啦! 放下行头,便开始打窝,布阵完毕,打望细观,见河的两岸,竹林少了许多,多出的,却是些刺目的房顶。 早年的花溪河,两岸修竹繁茂,随风摇曳,竹叶互拥发出的沙沙声不绝于耳,飘零而下的竹叶似小船,在风的吹拂下,快速地驶往彼岸。河水也荡起千层漪涟,在阳光照射下,碎银般地不仃闪砾,让人眼花燎乱。河中的红尾鲤,也不时地跃出水面,打望美景。水美鱼肥的雁滩河段,既是鱼儿们的乐园,也是鱼友们的天堂。而如今,从公路桥至叉河口段,均满布凤眼莲,凤眼莲碧绿、高壮,生长正旺,一看就知,河水富营养化了。桥壁及石坎离水尺余处,粘有不少椭圆形的,粉红色块状物,那是福寿螺产的卵。凤眼莲与福寿螺,繁殖力都超强,属入侵的有害物种,唉,变了,变了!都是污染惹的祸! 今天,是咋的啦?太阳巳升老高,下竿巳近两小时,就是没鱼咬饵,一口也没咬哦!水面也不见往的鱼儿跳,询其它钓友,也说无鱼咬钩。虽说河水富营养化重了点,也不至于将耐污染的鲤、鲫全毒死完了塞。真奇了!怪了!恐怕说起来,无人肯信。是水中缺氧不咬钩?巳连睛两天,今日亦睛,气压不低,应该不缺氧。是鱼饵不对路?鱼饲料团、米饭粒、红蚯蚓轮番上阵,定点轰炸,长达120分钟,窝点水面如初,若换别处,窝点早泡子翻翻了。有两位鱼友背着鱼具,四处看了看钓况,没下竿就走了,另几位迟来的鱼友也跟着闪了。看来,今天要撞鬼格! 见势不妙,招呼儿子好收拾行头,准备返家。在水边洗手时,又瞧见石壁上的福寿螺卵,顺手在水底一摸,可了不得,福寿螺多惨!大小有十多个,如此密度,荤、素皆食,连水草根都不放过的福寿螺,霸占着水底,食物早被它吃光了,那还有什么底层鱼在此觅食哟,早游别处去了。这鬼非它物,定是福寿螺!今后,决不选螺多之地下钩。虽说鱼毛都没整到一根,吃一堑长一智,也算是不枉此行吧。 郁闷啊,上午十点刚过就闪人。 在花溪河垂钓,鱼漂如磐、颗粒无收,此乃头一遭。别了,叉河的上小石桥,入梦数次的小石桥!再见了,曾人欢鱼跃、风景如画的雁滩!吾还会重返雁滩滴,只不过,要待到水葫芦、福寿螺灭绝时。伴随着巴南政府对花溪河投入巨资的强化治理,花溪河定会重现昔日美景,相信,这一天会早日来到
[原创] 雁滩折戟 附图
[原创] 雁滩折戟 附图
[原创] 雁滩折戟 附图
[原创] 雁滩折戟 附图
1.凤眼莲,霸满整个河。 2.生长旺盛的凤眼莲。 3.粘附于石壁上的粉红色福寿螺卵块。 4.洗手时,随手摸上来的福寿螺,大的近一两,小的也在五钱以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3 16:59:1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