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APP
  • 客服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公众号(17钓鱼吧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登录 用户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钓友推荐: 注册会员 、 篇钓鱼技巧 、 个饵料秘方 、 条钓场信息,全部免费!
    查看详情

    [经验综合] [网络收集]抛竿学习园地〔文章集)

    [复制链接]
    水獭王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7-9-30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怎样通过看海竿梢而识鱼讯
     

           随着我国群众性垂钓运动的蓬勃发展,海竿远点钓法(岸钓)从北到南已很普及。每位钓手的用竿也由开始时1-2根扩展到同时钓5-6根,有的甚至一人钓十多根竿。竿一多,再像初学时在每根竿梢上装一只小铃铛就太不方便了,这样做不但起竿、投竿时噪声不停,还会在收线、抛竿时引起乱线等麻烦。故老钓手钓海竿均不装铃铛,主要以看竿梢抖动来识鱼讯。

      海竿梢"点头":海竿抛钩后,应按要求将线收至竿梢受轻力而微弯,此时可固定钓竿先进鱼咬钩。如发现梢头有5-10厘米幅度的不规则"点头"动作,这是有鱼咬钩信号。对"点头"还要分清以下几种情况:若只是单独一次,不要扬竿收线,特别是串钩钓,鱼咬钓饵不一定一动就挂上钩,因水中游鱼碰到鱼线也会产生"点头"动作。如竿梢有连续二次以上"点头"信号,或轻点了二下过一会儿又连点几下,则说明有鲫鱼、小白鱼等已咬住钩,应扬竿收线。三级风以上的天气,如在湖泊等大水面垂钓时,有时水草、杂物等挂线也会出现竿梢"点头"现象,但这种"点头"呈现规律性摆动,与鱼咬钩不一样。

      海竿梢"磕头":海竿抛出钩饵收线稳定后,如发现竿梢上下不规则摆超过30厘米(如用化学发光棒绑在竿梢上,在夜钓时更是一清二楚),钓手们俗称"磕头"。这是大鱼挂钩的信号反应,"磕头"动作越慢、幅度越大,则鱼越大,应及时扬竿。

      海竿梢"回线":指海竿抛钩固定后,原靠铅砣、饵重力绷紧的鱼线突然回松(回松前一般有摆动,但有时钓者不一定注意到),竿梢从原受拉力呈微变状而恢复到自然伸直。这种鱼儿咬钩现象在海竿钓中经常发生。回线还有小回线和大回线之分。回线距离短的往往是鲫鱼等小型鱼挂钩,因其上钩后拖不动80克左右的铅砣,而仅能使之小有移动。回线距离大则可能是大鱼上钩,钓者在扬竿时就应有思想准备,以防大鱼逃窜时措手不及。出现回线现象是否都应马上扬竿?这还应视团钩钓还是串钩钓而分别论处。团钩钓原则上一回线就应扬竿,因此钓法是靠铅砣将组钩稳定在远点化散的饵料中,鱼儿在吸饵同时便会误吸鱼钩,出现回线说明钩和铅砣已离开原饵点,鱼不可能再来吸空钩,无论是否挂上鱼均应扬竿收钩。而串钩钓则不一样,6-8只单钩都装有鱼饵,如有回线,应轻轻收紧渔线,看是否有鱼挂钩。若无鱼时,可将线收紧,直至竿梢微弯,再继续守钓。因为即使被吃掉1-2只钩上的钓饵,其余钩上的饵还会引鱼上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17:02:38编辑过]
    水獭王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7-9-30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如何巧提海竿

           海竿提竿时是轻提好呢还是重提好,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轻提,认为提竿时已确定鱼在咬钩,增加一点力量使鱼钩迅速刺入鱼的口中就可以。主张用力提竿的则认为,海竿钓线长,只有用力提竿,力量才能迅速地传到鱼钩上;有些鱼嘴部很硬,不使劲牵钓线,鱼钩扎不透。

            这两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在实际操作时,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解决间题。

           那么哪些情况提竿应当轻些呢?钓点比较近,钓线不太长时,提竿不宜用力过猛,因为距离近,提竿后力量能迅速地传到鱼钩上。再则由于距离近,使劲提竿可能会使鱼钩迅速离水飞上岸来,还可能伤人。用小钩钓小鱼也不可使劲过大,否则容易将鱼钩豁。例如小白条鱼,嘴圈部位很薄,如果钩子正好挂在嘴圈上,再加上用力提竿,很可能只把鱼的嘴圈钓上来。再一种情况是海竿己被鱼拉弯,鱼线也完全绷直,说明鱼己被钩牢,这时不宜大力提竿了,因为鱼往前拉,线往后拉,这两股相对的力量是很大的,如再使大力提竿,很可能不是钩失,就是线断。

           所谓“重提”,也是相对而言,就是提竿时增加一点力量,加快瞬间提线的速度。如海竿抛投到50米以外,钓线的距离长了,力量的传递就慢了,再加上钓线长,下垂的弧度大,如提竿太轻,其力量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到钩上,上钩的鱼就可能在这宝贵的几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吐钩逃跑。当然,如果钓手用的就是粗线大钩准备钓大鱼,提竿时增加一点力量是必要的。

           在使用海竿的钓手中,有不少人提竿太猛,幅度太大,有的人甚至一下将海竿甩到脑后去了,也有的人因为用力过猛,将海竿折断。

           海竿提竿的动作,应在提手竿的那种乃“抖腕”动作的基础上,略微增加一些力量,形成一个“大抖腕”的动作,“提竿”和“提线”分两个阶段,前快后缓,这样就节奏分明,不文不火。

           有的钓手将海竿支起来以后,到远离海竿的树荫下去乘凉,有时和渔友聊天,待发现竿尖点头时,便不顾一切地猛跑过去,抓住海竿向后猛挑,多数情况是能将鱼钓上来,也有因提竿不及时鱼已吐钩逃跑的,也有人猛跑而摔跌的,还有因猛提竿而将竿折断的。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沉着冷静,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

    水獭王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7-9-30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抛竿钓鱼有技巧

           大部分钓鱼爱好者,都多多少少备有几根抛竿。因为抛竿钓鱼有轻松、休闲之快感,且一人可照看数根抛竿,面对宽广的河面,抛竿一抛,响铃一挂,万事俱全,只等鱼儿上钩,铃响起鱼。然而,抛竿钓法看似简单,如果细节方法操作不当,不仅钓不上鱼,而且还浪费鱼饵,劳而无功。使用抛竿钓鱼的经验,闲言几句,供钓友参考。  

           一、“之”字形抛竿钓法  
           到达所确定钓点,应先细心观察所钓水面宽窄,河底是否挂钩等。如钓点水面较宽,且河底无挂钩之物,这时,在使用抛竿钓时应采用“之”字形抛竿法。即抛竿的钓点相隔问错,饵料落点呈“M”形或“W"形。  
    采用此抛竿方法,优点在于:首先是所投抛的饵料前后错位,诱鱼面较宽,拦截范围广,在鱼儿较少的河内,有一定的诱钓效果;二是采用此抛竿方法一旦鱼儿上钩后,不致使竿与竿之间渔线相互缠绕,便于收线起鱼;三是不论哪个竿子上鱼,都不会影响其他竿饵料诱鱼,因为钓点与钓点之间都前后抛竿钓鱼有技巧错位,相互没有干扰,所上之鱼因距离较远,无法传递信息。
     
           二、淤泥河底紧线钓法  
           大部分钓鱼爱好者都遇到过很多复杂的钓鱼地方,如厚淤泥河底。如果遇到这种地方,使用抛竿钓鱼就得采用紧线钓法。因为有些钓点河底一团淤泥,抛竿打出去后,钓饵直接落入泥中,迅速被松软的淤泥覆盖,使饵料达不到诱鱼上钩的效果。这样,既浪费了鱼饵,也钓不上鱼。遇到这种情况,笔者的经验是:把竿抛出去后,待饵料落人河底时,按照平常紧线办法再摇轮紧线O.5~1米。使用这种方法,主要是把深入泥中饵料拉到淤泥面上,不被淤泥覆盖,达到诱鱼上钩之目的。采用这种方法,应根据淤泥的软硬度.以确定所紧线 多少,若方法采用不当,会造成诱饵脱钩,前功尽弃。  

           三、遇风时缩竿钓法  
           钓鱼时遇上刮风天气是常事,因为在大江、大河里钓鱼,有时无风还三尺浪。使用抛竿钓鱼者往往遇到大风天气,都感到非常头痛。因为所抛出的竿线无法收紧,就是再加大铅坠,渔线也总是收得不太紧,还会造成鱼饵脱落和鱼上钩时灵敏度不高。遇到这种情况,笔者的经验是:把竿抛出去后,收缩中间几节,使竿变短,调整固定抛竿支架,使之尽量向水面倾斜,与河面波浪保持O.5米高的距离。采用这种方法,一是减少了竿高线长对风的阻力;二是能够收紧渔线,又不使鱼竿和线被大风来回吹动而松散鱼饵。

    水獭王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7-9-30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海竿跑鱼现象及对策

            垂钓中常有这种现象:许多人一起垂钓,别人的海竿屡屡上鱼,而你的海竿却长时间也不见动静,偶尔有一阵轻轻铃响,起一钩一看,啥也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海竿跑鱼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在钩、线、饵三要素上。

    ?    先说钩。

           主要有:

    ①钩尖钝,不锋利,因使用时间过长,在水底的砂石上摩擦,变得不锋利。垂钓时不是没有鱼咬钩,而是鱼咬钩后因钩不锋利没钩住,鱼感到疼后就跑了,所以岸上才有一阵轻轻铃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每次垂钓前都要认真检查钓具,发现钩不锋利(在手指甲上打滑),即更换新钩。或用小磨石磨钩尖,使之锋利如初。

    ②鱼钩或大或小。垂钓时,鱼钩大小至关重要。鱼小钩大,不易上钩;钩小鱼大,又容易跑鱼。正确的作法是垂钓前先了解垂钓水域的鱼情,视鱼的大小而选钩。鱼大用大些的钩,鱼小用小点的钩。?

            再说线。

    ?    线也是垂钓的重要因素。垂钓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毛病主要有:

    ①渔线老化。现在垂钓使用较多的是尼龙线,这种线由于使用过程中长时间太阳晒、水泡等使线质变硬、变黄,加之挂钩用力拉等使其打结、打卷,粗细不均,抗拉力减小,遇有大鱼上钩,因负担不了较大拉力而折断。解决定问题的办法是要及时检查和更换渔线,一般每年至少要换一次。

    ②渔线太粗或太细。垂钓时,鱼小线粗,不易上钩;线细鱼大,又容易跑鱼。因此,对渔线的选择,也要视鱼情而定,鱼大线粗些,鱼小线细点。?钩与线的选择,还要考虑到垂钓时间上的差异。一般来讲,即使是在同一水域垂钓,白天用的钩宜小一点,线宜细一点,投掷宜远一点;夜里用的钩相对要大一点,线稍粗一点,投掷近一点。?有些钓友为了节省钱,钩和线使用时间长了也不检查、修理和更换,结果不是钓不上几条鱼,就是有大鱼咬钩也钓不上来,收获不佳,这是不可取的。也有的钓友白天和夜里都用一样的钩、线和钓法,效果也不好。?

             最后说饵。

    鱼饵也是垂钓的重要因素。使用的鱼饵鱼不爱吃或者过软、过硬,都是很难钓着鱼的。除了鱼饵的配料、添加剂的使用之外,鱼饵的制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海竿常见的跑鱼现象与鱼饵的软硬程度有关。鱼饵太软,没落到水底就化了;太硬,鱼一口咬不透,钩不牢,感到疼后就跑了,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再回来吞食鱼饵。

    水獭王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7-9-30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海竿刺鱼技巧
     

       使用手竿垂钓的,中鱼时,必须及时快速地挥臂扬竿,以便在鱼竿的带动下、鱼线的牵拉下,确保钩尖直至倒刺穿透鱼的中钩部位而将其扎深扎牢。海竿有自己区别于手竿之明显的“大水面、远距离、钓大鱼”的突出特点。

      但我们在水边却看到,几乎所有的钓鱼人在鱼中钩后,都是向身后大力挥一下(有的两三下不止)鱼竿,然后再摇轮收放线进行遛鱼。有的人在遛鱼过程中也是不断的来几下,唯恐钩未扎牢。那末,使用海竿垂钓,到底是否必须扬竿刺鱼呢?身边的钓友争论激烈,但意见不一。我以为,是否需要扬竿刺鱼,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即“六看”:

      1、看竿身之状态。  海竿中鱼时,是先闻其声,再见竿形。声音之大与小,取决于鱼的动作的大与小、快与慢,也取决于鱼铃本身既定的发音限度,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而竿身的形体语言,却足以道出水中的一切秘密。鱼竿既是钓鱼的工具,也是“消息树”、传感器、度量衡。通过竿身的不同变化,钓鱼人就可以读出许多看不见的东西。小鱼拉竿频点头,大鱼拉竿起又伏。所以,竿身的形体语言,是钓鱼人此后采取一系列对策的第一和基本依据,它给我们传递的第一信息,就是中钩之鱼个体的大小情况,这也是钓者在兴奋中立即就想知道的最重要的东西。  以3.6米中硬调海竿为例,一般而言,竿尖第一二节颤动的,鲫鱼为200克左右,草鱼为300克左右,鲤鱼为500克左右。钓点距离达80米以上时,鲫鱼大于400克,草鱼大于600克,鲤鱼大于800克。竿尖三四节抖动的,鲫鱼大于500克,草鱼大于1000克,鲤鱼大于1500克。竿身弯腰并大起大伏的,鲫鱼大于1000克,草鱼大于2000克,鲤鱼大于3000克。竿身几乎处于倒伏状态,竿、线与钓点几乎成一直线状态的,鲫鱼很难一见,草鱼大于4000克但还有其它表现,鲤鱼大于5000克。竿身的实际表现,还与鱼种的特点、水的深度、架竿的姿态及角度、钓点距离的远近、风线的长短、铅坠的重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竿尖一二节颤动的,应挥竿刺鱼,但力量不要太大、太猛,以防拉豁鱼嘴。竿尖三四节抖动的,若是鲫鱼和鲤鱼,在抓竿后只要向后轻带一下即可;若是草鱼,唇厚且较硬,可用力挥竿。竿身大弯腰或倒伏状态时,鱼自身重量加上水的阻力已经很大,不用大力挥竿,在轻拉慢拽中,鱼钩早已扎到深处。

      2、看鱼体之大小。  既,由鱼的自身重量来决定是否挥竿刺鱼。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并非所有的鱼都能通过竿身的状态而做出准确得判断。老奸巨滑者、尚未感到疼痛者,并不会在中钩时立即就做出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常态。竿尖的微微颤动,本应是小鱼上钩的征兆,却往往就是大鱼上钩的现象并不稀罕。老到的钓手,只要抓起鱼竿,根据竿线绷紧的程度和鱼游动的速度、逃窜的力度,仅仅通过手感,就会有八九分的认识,是大是小,心知肚明。小鱼拉线快又急,大鱼拉线沉而稳。小而轻的鱼上钩,适度扬竿就可刺透,大而重的鱼根本不用挥竿刺鱼。

      3、看鱼种之类别。  鱼种不同,其力量、速度和逃脱的方式也不相同,而且不能以鱼体大小与力量大小一概相提并论。鲤鱼中钩后,一开始就拼命挣脱,外窜、横移、打桩、闷线等等一招接一招地连续使用,把它拉到岸边,就是胜利,刺不刺鱼并不重要,仅靠它不间断的挣脱的力量,鱼钩早已扎进深处。草鱼中钩后一般并不极力挣脱,或许是其唇硬还未感到疼痛的缘故,他竟是表现为顺线慢慢跟来,很好收线,但到了近岸处或听到人声、见到人影时,便使出浑身解数,不顾一切地拼命外窜,力量、速度惊人,如事先未做好调松曳力之充分的放线准备,必然线断、钩折,不较量几个回合肯定不行,直至无力时才肯就范。而且,其唇厚而硬,不用力刺鱼是不放心的,只要钩硬、线粗,大力挥竿也无妨。鲶鱼、狗鱼、黑鱼等肉食性鱼类身强体壮,就是个体小些的鱼,也是力量大而猛,中钩后,多是“玩命”,不必担心钩扎的不牢靠。

      4、看钓饵之软硬。  不同硬度的钓饵会对鱼钩刺鱼产生直接的明显的影响。软钓饵易于刺鱼,硬钓饵会妨碍刺鱼,颗粒状钓饵对刺鱼影响最大。此外,钓饵穿钩的方法和穿钩的部位也会影响刺鱼的效果。在钓饵穿钩时,苞米粒要在钩条上拧几下,将钩眼弄松了以后再放在钩的倒刺位置,否则,不仅钩尖难以扎透鱼唇,很可能在苞米粒的支撑下,连扎都扎不上。钓肉食性鱼类使用的瘦肉干,要挂在鱼钩的弯脖处,对于肉食性鱼类而言,露不露钩尖都无所谓,但若将肉干挂在钩尖部位,就可能妨碍钩尖快速刺鱼。另外,许多钓饵在水下泡得时间一长,其形态和软硬度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苞米粒中的淀粉就会产生硬化现象。为万一起见,钓饵为颗粒、肉干、草捆的,都应分门别类、力度适中地挥竿刺鱼。

      5、看钓线之状况。钓线有其固定的服务年限,使用得当与否,便会决定能否延长或缩小其服务寿命。经常扬竿大力刺鱼,就会损伤钓线,大大减少其使用年限。扬竿刺鱼时,不仅要看鱼的种类和大小,还要看主线的弹性和强度、脑线的粗细和拉力、钓线当前的实际状况。如是新线、粗线,可以毫无顾虑地扬竿刺鱼,细线或已经使用多年的老线,要慎重举措。仅仅为挥竿刺鱼而拉断钓线、跑掉大鱼,得不偿失。

      6、看钓组之情况。鱼钩细而小,其钩口也小,钩条如刀,就有可能只是扎在大鱼的鱼唇或口腔的表皮上,不深不牢,此时扬竿刺鱼,极有可能把鱼钩拉出。即使不能把鱼钩拉出来,而是经这一拉把鱼钩扎深了一些,也可能又同时把鱼钩也拉直了,给以后的遛鱼过程埋下隐患。所以,与中钩之鱼相比,小钩细钩,尽量不要扬竿刺鱼,只要手持鱼竿、带紧鱼线、耐心遛鱼即可。大钩、粗钩,相对较钝但钩身的强度高,要适时扬竿刺鱼。

      扬竿刺鱼时,有一些错误的做法需要抛弃。

      一是用力过猛。不注重冷静地分析具体情况,不管什么状况,一概大力扬竿,致使一下便拉脱(或拉断钩、线)跑鱼的情况屡屡发生。

        二是多次扬竿刺鱼。在遛鱼的整个过程中,每摇轮紧一段钓线,就大力扬竿刺鱼一下,结果是,情况好的,到岸之鱼的中钩处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豁口,鱼钩都已松动,不敢想象如果再有几个遛鱼来回以后的结果,而那些遛到半途就莫名奇妙地跑掉了的大家伙,当局者可能还未找到跑鱼的真正原因。

      三是遛鱼遛到近岸时还在扬竿刺鱼。近岸之鱼已是强弩之末,体力殆尽,难以逃脱,已到了收获的阶段。但不利的是,经过这一阶段多次反复的较劲,钩、线的强度可能也达到极限,不堪再战的重负;鱼钩可能已被拉直,用力大了,鱼钩就会被拉出;或者是钩眼已被拉大拉长,随时都有彻底豁开的可能;鱼钩本就没有扎入上下两唇厚实且结实的地方,现在已经即将豁钩等等。


      有的钓友此时却更加担心鱼钩扎的是否牢靠这一问题,唯恐“煮熟的鸭子”飞了。心理上的顾虑,必然在行动上极端地表现为下意识地继续扬竿刺鱼。在人的惊扰和鱼钩再次附加的疼痛的刺激下,大鱼必定孤注一掷向外逃窜,人的拉力加上鱼游动方向的反力作用,线断、钩折、嘴豁成为必然,使到手之鱼失之交臂。

      总之,是否扬竿刺鱼,要综合分析,准确判断,全面考虑,恰当应对。在垂钓实践中,能否扬竿,是否扬竿,何时扬竿,多远扬竿,扬竿的角度、力度、幅度、速度,是丰富经验的积累和高超技术的体现。

    水獭王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7-9-30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给抛竿炸弹钩野钓新手的关键必杀技                     

                                                                       ——余钩谈炸弹钩

          首先得有鱼,也是上鱼的季节和当天天气(当天无人能钓着就没办法了),注意以下两点你想要空军也难。

         1,钩要快!检验方法:找一小张硬挺的薄塑料膜,如包糖那种抖动有声的薄塑料膜,某些钩袋也是这种薄膜,手抻平塑料膜将钩沿边缘尖剌入,注意听是否有突破音和阻入感,即小小的嗒的一声!剌入无声没有问题!否则就不要用了。如果你坚持用,你的钓获率会降到几分之一或更多,空军很容易了。 炸弹钩组上有钝钩怎么办?我的办法是修磨,不要轻易说你也会!我见到会修磨好的钓友极少,随便磨磨会使钩的状况更糟!我有篇文章专门讲修磨钩的,有心钓友可找来看看。不会修磨的钓友可剪去炸弹钩组上的钝钩,直至剩三个钩炸弹钩组还可以用,也比混有钝钩效果好!

         2,要有一颗硬地心。。。有一颗不易溶的硬地心钓获率会提高,托饵器捏上没小鱼啄数小时溶不完核桃大小的硬饵心,可以是蒸制或高面粉、米饭含量的,外边再包上你习惯用饵,好处慢慢体会吧。

    水獭王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7-9-30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抛竿钓要诀

             抛竿投钓,可近可远,可收可放,无不体现出了休闲垂钓之潇洒。“放长线钓大鱼”、一竿多鱼,谁与争锋?

    抛竿的姿势
      
           以“劈式”为好。双腿分开,双手举竿至后背,竿、钩与人成水平自头顶向前抛出,稍加用力,钩坠直达预定钓点。“左肩”、“左肩”“砍”式抛竿,极易偏离预定钓点,抛竿时稍差分毫,到达钓点已是“相去甚远”了。
      
    钩坠连接
      
           使用串钩,坠应在钩下;用爆炸钩,坠应在钩上。用爆炸钩时,坠不要直接穿在主线上,那样极易磨损主线,或者起抛时饵、坠不同步,“扭麻花”抛不远。适当的做法是预先将铅坠两端各打两个死环,两环与铅坠之间留出2-3厘米活动线。施钓时将主线再结一个死环,将铅坠环与主线环反套入内,越拉越紧。一旦钓鱼结束,再从环中解出铅坠,主线毫发不损。因为铅坠之间留有活动余地,鱼儿吞钩时有少许活动空间,易麻痹鱼的警觉,故上钩率较高。
      
    插竿的角度
      
           若用串钩施钓,插竿的角度以30度左右为宜。角度太大,串钩中往往只有一钩或半钩坠底,不便鱼儿吞食。角度稍小时,串钩的上中下钩较为合理布于水中,中钩机会多。
      
           用炸弹钩施钓,插竿的角度以60度上下为宜。无论哪种钩施钓,风线不易太紧,绷得太紧的风线,鱼稍触钩即有力回弹,极易惊走鱼儿。而且水中游鱼碰到绷得太紧的风线,便会惊慌跃出水面,影响垂钓。适易的做法是钩坠饵抛入钓点,轻轻摇紧风线,插入竿架,再自绕线轮上松回半圈风线,使绷得太紧的风线处于略松弛状态。此时鱼儿吞钩、一尝、一拉,经过活坠反应到竿尖,即手竿垂钓时“扌屯”的感觉,随即竿尖下弯或下趴、中钩。特别是使用串钩,风线一定要松出半圈或一圈(以绕线轮论)。
      
    池塘钓抛竿
      
           池塘钓抛竿多不宜“抛”,因之面积小,钓鱼人多,稍不注意,钩坠直飞对面钓鱼人头顶或“劈脸一坠”,非常危险。若要抛时,可先挂好饵,将风线松开,扳过止线环,然后左手持竿,右手托饵用力由下至上,远抛出,再扳过止线环,紧线、待钩。鱼一旦上钩,尽可能直线拉回、收线,避免搅了别人的手竿线、标。
      

    抛竿打窝
      
           先不挂钩,只挂铅坠投于预定钓点,然后轻轻摇轮收线,使铅坠在水底慢慢滑行。若手竿平稳,说明水底平缓;若突然手感铅坠下沉、爬坡,说明遇到水底有坑;拉到坑边,风线突然变轻,那这坑边便是最佳钓点(或棱边)。收回铅坠,挂饵上坠,估摸好原来试探的坑边或棱边距离,抛去,抖掉饵料,连抛三竿,即已形成窝区,再挂饵施钓。
      
    警铃与警灯

           抛竿可挂警铃,也可不挂警铃。若警铃响,多是千克左右小鱼上钩。大鱼上钩,多是抛竿突然下趴,铃不响,或者风线变松(鱼向岸边来),因此钓者既要听铃声,也要注意观察竿尖变化。夜晚垂钓,却非警铃不可。同时,夜光棒挂于竿尖,以利观察竿尖变化。
      
    双钩钓鲫

           抛竿双钩钓鲫或滑鱼,铅坠不宜太大,坠线之间有了3厘米左右活动空间,坠前双钩,挂荤、素饵施钓,反应敏捷,见点即提。特别遇鱼吃饵不活跃时,小坠双钩抛竿可胜一筹。
      
    串钩、爆炸钩同钓

           主线结串钩,饵上素下荤,串钩下连铅坠,铅坠后连爆炸钩,爆炸钩上糟食,糟食中可加入少许小麦、大米、苞谷碴。此“双钩钓法”优点之一是给串钩打了“窝”,提高串钩中鱼机会;优点之二,又可兼钓底层鱼(鲫、鲤)。缺点之一:易挂底;缺点二,抛竿不便。对策:串钩间距不要太大,三枚钩足可,同时要使用3米以上的抛竿。
     
     抛竿的钓位

           不要与别人“扎堆”,“扎堆”你抛我抛,咕哩咕咚,吓跑来鱼。尽可能避开众人,取两端,不宜抛太远,抛到棱边即可。若非“扎堆”不可,尽可能抛远。同时,少搅水,提高上钩机率。

    水獭王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07-9-30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来自: 中国重庆
                                                       抛竿野钓自然水域的策略
     

           野钓自然水域与家养鱼池区别很大。野钓环境水面阔,鱼种多,存大鱼,但鱼的密度较稀,水下地形凹凸不平,容易受到季节、温度、风力、溶氧变化的影响。鱼类的习惯,活动规律难以把握且无规律可循,人类活动,及钓场周边的动植物种群,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钓鱼。鱼类的品种多、差别大,大到数十千克、小到几十克。钓具组配难以以一个标准的模式固定,增加了钓组配伍的复杂性。应对的办法只有一个:以不变应多变,应对复杂的水情和鱼情。

        自然水域野钓应根据所钓对象鱼的习性,食性,有针对性的施饵,用行之有效的钓法,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达到意想中的效果。

                                                                         选 择 长 竿

        在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水势相对稳定的水面,最好选择3~3.6米的长竿,它的优点是:既可以远投,还可以在中钩大鱼时,发挥竿长,便于遛鱼的优势。远投能应对大鱼喜弱光,不敢靠近岸边的习性。尤其是在水质良好的水域,清澈的湖水,可通过阳光的折射,把钓者的身影暴露在鱼的视觉中,加之河岸的嘈杂声等不利钓鱼的因素。因此,配置竿长,贮线多的渔轮十分必要。

                                                                        选 配 粗 线

        钓大鱼使用粗线,这是钓鱼的常识。特别是使用抛竿钓大鱼,只有粗线才能抵御大鱼的冲击。虽然,我们知道,粗线是钓大鱼的保证,但不能没有度,盲目地粗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鱼大小有别,选择钓线也应粗细有别。
        主线要粗,线径不要小于0.3毫米,不要大于0.45毫米,这样规格的线适应面广,既可钓大鱼,也可钓小鱼,且抗风性能佳,有利远投并容易绷直,能正确地反应鱼讯。拴钩的子线(炸弹钩、串钩)也要相应地粗,线径选择在0.2~0.25之间较为理想。在一些环境特殊的钓场,必要时,还可以主线子线一样粗,以保证有足够的拉力。预留线要长,遛大鱼时,不要将所有的钓线放尽,防止大鱼猛然逃向水体的中间,渔轮上应预留一定长度的线作缓冲,化解大鱼的冲撞,也给钓者留下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因 鱼 施 钓

        钓大鱼选大钩,但要大的适度,选钩的要求是钩门要宽,钩条要粗,钩尖要锐利。宽钓门,便于快速穿透鱼唇,钓得深,钩条粗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还不会把鱼嘴拉豁。做炸弹钩使用8号~12号伊势尼形钩。拴串钩可选择小矶4号或伊豆5~6号,即使用小钩也须用略粗的线来拴结,因为,自然水域鱼种多,上的鱼常常会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小钩碰上大鱼的事,时有发生。    野钓自己比较了解的钓场,根据鱼头较稀的实际情况,在串钩下可加炸弹钩,或是豆饼钩,边诱边钓,诱钓一体来提高钓获率。根据垂钓水域鱼类的总体情况和钓者所确定的对象鱼情况,而适当地放宽用钩标准,灵活运用不能千篇一律。

                                                                用 炸 弹 钩 施 团 饵

        野钓场所发窝慢,聚鱼时间长,尽量选择比重较大的颗粒饵,雾化好的饵千万不用,否则很快会招来小鱼。比重大的饵能够迅速落底,使前来索饵的鱼有可食之物,达到聚鱼留鱼的目的。团饵的化散速度应以水的深度成正比,水体越深,饵化散的速度越慢。    开钓时,应以多点抛投的方式找鱼,在认定某一个点有鱼时,可将抛竿集中对准一个钓点,无鱼咬钩时,每20分钟换一遍饵,以确保钓点内始终有饵。诱饵区域不宜太大,范围在2平方内最佳。

                                                                      选 择 渔 轮

        在自然水域里使用的渔轮,与平时池钓的鱼轮截然不同。鱼池钓的渔轮的规格、型号在2000以内即可。而自然水域内钓鱼的渔轮要求则要高。首先,应选择贮线较多转速比高的大渔轮,型号应在2000型以上,贮线在120~150米之间或更多。考虑到自然水域的水下情况复杂,一定要配备转速比高,收线速度快的渔轮,以免在中大鱼时,不能及时将中钩的大鱼牵领至近岸,而发生挂底现象。很多大鱼,尤其是个体很大的青鱼,它在中钩的瞬间,因反应不及而打桩、一量它明白中钩了,就会千方百计地在水下寻找障碍,利用水下的障碍来脱去嘴上的钓钩。因此,拉力强,转速比高的渔轮,可避免遛鱼中不该出现的憾事。提高钓获率。正确,科学的组配钓组,不容勿视。

                                                                       配 用 铅 坠

        野钓环境,由于水面宽阔,风大、浪大、有水流,若用小坠钓鱼,很可能发生钩饵移位的事,只有大坠才能将钩饵稳定在钓点中。不仅仅如此,我们知道,抛竿钓鱼是在不使用人附加力量才使鱼中钩的。这当中少了铅坠的作用。在施钓过程中,当鱼索饵中钩时,鱼在误吸钓钩的情况下,铅坠就会发挥反作用力,而使钓钩钩住鱼唇。无疑,钩住鱼唇的力量等于铅坠的重量。因此,可以说,坠的重量越大,钩住鱼的力量越大。当然,这其中还有淤泥对铅坠的阻力,构成了穿透鱼唇的力量。

        我们知道,在有鱼中钩钓者还没有扬竿,将力量作用于上钩之鱼时,铅坠对鱼仍有很大的牵制作用。虽然它不能主动遛鱼,但对中钩之鱼行为有个明显的限制。这个限制从鱼脱钩的角度上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使鱼很难摆脱钓钩。因此,我们在湖泊、水库在确定所钓对象鱼为大鱼时,就应考虑选择50克~100克重的铅坠。在淤泥厚的钓场,可以酌情地选择略轻些的坠。但无论怎样铅坠的匹配都应适度要与钓竿的调性,水下情况,鱼的大小,线的拉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大坠钓小鱼,看不见动作,小坠钓大鱼无法抛远的事发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重钓网APP|Archiver|重庆重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渝ICP备1401007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02号 )

    Discuz! X3.4 Licensed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