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欲钓越老 于 2014-6-11 20:42 编辑
【欲钓越老】钓鱼杂谈之二--快拿起你的钓竿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的一生,兴趣爱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孩提时代,基夲都是玩具伴随着成长,少年至青年几乎是学习和电脑伴随,三十而立之后,成家男人不外乎家庭和事业,偶尔难得的休闲时光,一般都在喝茶、娱乐或钓鱼。当人们发现钓鱼既可游乐、休闲和煅练身体之外,还可在野外呼吸新鲜空气,获得一定鱼获。这种一举多得的活动方式,很快获得现代都市人的垂青。每到一个城市,你只要细心观察,总会发现有一部分人在江边、水库或山塘垂钓。站在每一家渔具店门口,你会发现购买钓具的人络绎不绝,渔具店生意奇好。我从小在长江边长大,垂钓一直陪伴着我。从用竹竿在长江边钓十胡子、黄腊丁、船丁子、鲫鱼,到长大后用传统、台钓、海竿钓湖库,每一次出钓都是开心无比,不仅享受了过程而且还收获了鱼儿和经验,特别是向一些钓鱼前辈学习垂钓经验的同时,还向他们学习一些为人之道的方法。
按照常规的说法,垂钓是一项古老的户外休闲活动,兼有“赏画的绚丽,吟诗的飘逸,弈棋的睿智,游览的旷达”,真乃一竿在手,其乐无穷。古今名人多喜欢垂钓,描述垂钓诗歌丰富多彩,闲暇细品四季垂钓诗,从中可窥见垂钓的学问和情趣。现摘录一二,以飨钓友,共勉之:
春:阳光和煦的春天,春江水暖,鸟语花香,鱼儿戏浪,是一年中垂钓的黄金季节。唐人储光羲在《钓鱼湾》中写道:“垂钓绿春湾,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这首春钓诗,不仅写得有情有景,又有钓鱼的经验。 唐人杜甫也喜欢春天钓鱼,他在《渡江》诗中咏道:“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舟楫款斜疾,鱼龙偃卧高。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戏问垂纶者,悠悠见汝曹”,生动描绘垂钓春江情景,又写钓鱼人,诗中充满自由欢乐的情趣。春钓最迷人还在于春景,唐人李白《姑苏十咏》说:“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唐人杜牧《汉江》说:“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如染衣”;唐人韩《野钓》诗云:“红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吕从庆《钓鱼》写得更细致:“落花向我舞,啼鸟向我歌。旁有杨柳枝,迎风翻婀娜。” 唐人张志和,一生钟情于江河,自称“烟波钓徒”,他曾写过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春钓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短短27字,写了山、水、白鹭、鳜鱼、斜风细雨中怡然自得的渔父,情景交融,宛如一幅江南水乡渔歌图。正因为有这么一首名作,张志和得以名扬后世。 夏:写夏钓的有五代和凝《渔父》词:“白芷汀寒立鹭鸶,萍风轻剪浪花时。烟幂幂,曰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你看,静静白芷汀旁呆立着鹭鸶,远村炊烟袅袅,夕阳下的莲荷飘香,使垂钓者如西山夕阳一样不肯归去,自然含蓄地描绘垂钓之乐。
夏钓,别以为是男人的专利,其实,女士也喜欢夏钓,唐代女诗人鱼去机生性聪慧,善于垂钓,她的《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是融钓鱼兼谈情的好诗:“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五代女诗人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之妃,她也写有一首夏曰专心致志钓鱼诗:“嫩荷香扑钓鱼亭,水面文鱼作队行。宫女齐来池畔看,傍帘呼唤勿高声。”
秋:写过春钓的张志和还写过秋钓诗:“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张志和一生仕途坎坷,内心悲愤忧愁,然而在垂钓中寻求精神解脱的他,在此诗中似乎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宋人陆游是一位垂钓高手,他在垂钓中深得其乐,诗情自胸中溢出,写下一首首如画的秋钓诗篇。他的《舍北望水乡风物戏作绝句》诗云:“西风沙际矫轻鸥,落曰桥边系钓舟。乞与画工团扇本,素林红树一川秋”;他的《秋曰郊居》也写了秋钓之乐;“山雨霏微鸭头水,溪云细薄鱼鳞天。幽寻自笑本无事,羽扇筇枝上钓船。”
秋曰垂钓,自古趣闻不少。相传清代乾隆皇帝有一个秋曰和纪晓岚开个玩笑,难为他一下,就让他以远处一个钓鱼翁为题,写一首镶嵌十个“一”字的绝句。纪晓岚略一沉思,就脱口吟出一首描绘秋钓的《钓鱼绝句》:“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乾隆皇帝不禁拍案叫绝,亲自酌酒赏给纪晓岚。 冬:唐人柳宗元的《江雪》诗写的是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20个字,却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一幅寒江独钓的画卷。意境极为深远,尽管雪压千山,尽管孤身一人,却从容在雪中垂钓,其坚忍不拔精神跃然纸上,流露出诗人孤傲清高气质,是垂钓诗的千古绝唱,被明代文学家评为:“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今天,我们在欣赏这些千古绝唱的诗歌的同时,深深地感受到。垂钓不仅仅是简单的钓鱼,它可以表达当事者的感受、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快乐钓鱼、劳逸结合、享受生活,是古人无法比拟的。 钓友们,快拿起你的钓竿吧--走向大自然,去感受生活,去享受属于你的快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