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鱼星问题 经常遭鄙视,只晓得去守到长湖。连涨水期都还去,唉~,没得自留地貌似是个理由,其实是丢了霞客精神,越来越堕落…… 有段时间没写帖了,原因不外乎有三:没钓鱼、没钓到鱼、懒。 最近,遇到个关于鱼星的问题需要探讨,再懒都得写帖了(提高点击量利于解决问题)。
—————————————————————————————— 一、先说钓行 时间:2016年6月25,26日 人物:二人 天气: 28°左右,雨 水位:334.9~335.4m,涨水 其实2个人星期五下午就到围子湾码头了。来之前就晓得长湖近期不好钓鱼,走拢一看还是有些出乎意料,难得一见的冷清。
上次可以钓手杆的坎坎已经遭淹了。
弹簧杆架起。
这个必须提一下。以前一直用的铃铛,前不久在老阮那里买了几个报警器,用了2次都没报过警,信个邪,这次把铃铛和报警器同时安起,又看它们响不响。先说好了,要是再不响,报警器就属于qq群里兄弟伙的了。
先耍手杆,2个多小时全是这些小东东,不好耍。
报警器终于第一次响了。
狡猾的鱼,守到钓位它不开口,一打晃眼就把杆杆拉到水里了,鱼也没得到。
原来预计一天能响2下就不错了,结果响得还很频繁,就是个头都小。唯一遗憾就是周日一早,人就在杆的旁边,一弹马上接一个90°弯腰,然后就是5号线秒切,泄力调紧了点。
老廖现在刷翘壳是一套一套的,居然还整到2个板鲫。 抱着空军的准备去钓鱼,有点收获都备感愉快。
农家乐还未满月的猫咪,好萌。 -----------------------------------------------------------------------------
二、探讨鱼星的问题 这里所指的鱼星,也叫鱼花儿或鱼泡泡。 自从5月底长湖开始涨水,就发现一个现象,整个湖面几乎见不到鱼星了! 同时也提醒我还有门手艺没完全学会,那就是观鱼星识鱼类。 学会观鱼星的好处就不用说了。下面我把这个周末在几本书上的说法一一罗列出来。 鲫鱼: 1、一次连续多泡,大小相仿,有时单个气泡,或细小而又密集的气泡; 2、气泡细小、密集,一次连续多泡,同时上冒,小鲫鱼行若小米,大鲫鱼如同绿豆粒,悠悠上泛,随即迅速消失; 3、时不时出现1,2个小水泡,而且散失得较慢; 4、单泡或三五个泡,黄豆大小; 5、鱼星一般有二个,一大一小交替出现; 鲤鱼: 1、气泡大小不均,有时连出成团小气泡,并伴有浊水上升; 2、拱动水底污泥产生大小均匀密集的小泡,一连七八个、十多个同时上冒,此起彼伏,呈球形开锅状; 3、水面上出现大大小小水泡阵阵上升,地点稍有转移 4、吐泡多,连成串,形成泡团; 5、鱼星密集且大,少则十几个,多则五六十个。泡的形状相似。 草鱼: 1、先冒出几个大气泡,单个上升,之后是几个小气泡; 2、气泡大小不等(比鲫鱼鲤鱼的稍大),先冒出几个较大的气泡,而后是几个较小的气泡,最多时五六个银白色同等大小的玻璃球一般徐徐上泛,随后消失; 3、先来一个,后又不断地连升几个单泡; 4、冒泡大小不一,数量较多,常连成片; 鳊鱼: 1、个头如同黄豆粒,数量较少,多为单个;或是二个陆续上冒,距离较长,很快便消失; 2、单泡或连升二小泡,上升速度较快; 3、单个上浮,常常只有3~5个,每个气泡出现的间隔大约为2秒钟; 大家认为哪种描述是对的呢?没看书之前还感觉有点点清楚,看书后结果我是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拜托拜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