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老规矩,翌日晨五点原伙人马相继上车,朝心仪地点驶去。车上大伙谈渔兴浓,不知不觉天色已亮,渔车驶上了山村土泥路,离蒙溪河边也不远了。 群鹅挡路,慢车跟行。 很久没见这样的牧鹅方式,倒觉新鲜。老李司机为赶路,心儿略有不爽而叹气。 牧鹅人知趣,在-拐弯处赶鹅让路。车经过时,司机连说:谢谢! 出渔讲礼貌,很有必要! 我和姐哥还是向老地方走去 河景入眼帘,身心倍儿爽! 开包弄具,准备开干。 今天做窝,心中有数。 网民始到,不样之照。 窝子喂起,一杆烟还没抽完,一网民驶来收网(每融数十米布-拦河套网), 窝子全遭绍了!晕! 姐哥对网民很客气的对话,叫他动作轻点,并问昨晚用电烧否?网民当然否认(是否这样,很难说),并说昨晚这里草边他收网跑脱了个大家伙……这是他收二趟网了?! 这个天鱼儿甩籽过后己游散了,且不说加电捕,就这样拿给他这样一撵,鱼儿早就撵跑了,今天还钓个毛?!弄得我俩哭笑不得。 看来今天这里不好整,可能空?!另改选地点,谁知网民布网有多长河段?且对附近河段又陌生。 算了!遇到了,认倒霉!无鱼也罢,权当清脑润肺、晒太阳补钙,心里也作好参军的准备,心里倒更坦然了。 当天渔况确实与头日迥异,直到10点后才上了一根小参条。 久不久上的鲫鱼也就两把 河风又开始吹来,且上下方向交替进行。 在不断地抽竿避杂物的过程中,偶尔也有吃口。 由于我俩位处河湾凸岸,不论上下河风,漂浮物都向我岸漂来。 杂物漂来严重时,根本无法使渔。 发现一芭茅杆横拦,在其下风向补窝倒是权宜之计。 两竿斜打拦杂下风处 还是有所成效 尽管当天很不顺,但两人还是起了斤多两斤鱼, 幸哉!没有打光脚板! 当天大伙收获都不佳,还有-人光荣参军。已连渔两天了,还是早收竿早歇息为好。 农民平秧田,粒粒皆辛苦! 看见农民田园之作,把老夫思绪引到当年知青年代,当时身穿棉袄,站在齐膝盖深的泼了很多人畜粪水的水田中弄平秧田,累了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说,清鼻涕也流过不断,感冒了也轻伤不下火线,第二天还得学大寨,出早工、挣表现……知青苦,虽不堪回首,但练就了知青一代的风骨和勤俭节约的作风,也更使老夫珍惜这美好的夕阳生活。 候车荫凉观土鸡 2017清明钓行结束了,但那景、那情、那渔仍时现脑际,挥之不去。 蒙溪河,我会再来的…… 谢谢赏光! 201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