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钓之高抬
随着过河钓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矮抬、手抬、半高抬等支系;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分支——高抬。虽然各种抬线有所差别,但是原理都是大同小异。只要学会了一种过河钓钓法,大都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因高抬具有的优势突出,越来越受到过河钓玩家的喜爱。下面,我将高抬钓组及钓法作一简要介绍,权当抛砖引玉。 一、高抬的特点 一般的,高抬泛指高度超过3米的抬钓杆。一般为4-7米的可长杆短用的拉伸式碳布、碳素、鲟鱼杆类材质的高抬杆。 高抬面前河岸一般需要4米到8米左右的跑道,辅之一根夺鱼杆(搭杆),可预留2至3根线组扔在水里,用夺鱼杆勾回换饵,以保持不取排线的优势。 新款的高抬杆已完全做到了小抬钓的所有功能(尤其拉伸式已做到长杆可短用),同时兼并原竹制高抬的一切高抬性能。 (一)高抬优势 与矮抬及半高抬相比较,高抬具体如下优势: 1、长杆可以短用,收短时可以方便架杆、挂线取线、打窝; 2、起杆幅度可大可小全在手,弹力较大,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抬钓的逗钓和刺鱼作用; 3、空中过线,轻易取小鱼、检查、换饵; 4、不取排线,高速进出线组,效率是“矮抬”的3倍以上; 5、铺上地布、升高主杆后,不必担心岸边挂草; 6、5米内深度水域,无视岸边水草存在,直击鱼道(大鱼需溜鱼,鱼翻了翘头后,绷紧升高主杆即可在水草上方滑到岸); 7、集中打线窝,窝料集中、排线集中,一个窝内多组排线,可在起窝时高速上鱼; 8、可抢占鱼道,在极限环境钓极限水域,可最大限度寻觅鱼道,可最大限度突破跨度、水深的限制; 9、基本不受岸边杂草水草影响,轻易过线和控制鱼; 10、起风时线组偏离窝点,只需左右摆杆即可回位; 11、线组随着水位深度的降低,只要跑道支持可越挂越多; 12、适应江、河、水库,泥岸、石头岸、石头滩、无河岸高度滩、背杆方向无河岸高度位置的大跨距、深水的恶劣河岸环境; 13、夜钓利器,可最清晰的在夜间判断中鱼信号灯和控鱼,夜间极其方便检查换饵; 14、子线长度可粗略调整,可偏长设置,起杆幅度完全可以忽略子线长度差别而不影响刺鱼力度、效果,子线略长也可照常开钓; 15、所有子线线组上鱼和处理挂草、挂垃圾均无差别,也就是第一根排线和最后一根排线中鱼、挂杂草、挂杂物是没有差别的,只是前后多走两步路进行处理而已,不必像小抬钓一样,去逐个取下再挂上,节约较多时间,特别在起窝时段则代表鱼获上升。 (二)高抬的缺点 虽然高抬优势突出,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 1、主杆不易携带,渔具包不好配置;且一般需要配置野战使用的高背杆,也存在携带不易的情况; 2、装备尺寸和重量所限,导致单人渡河架杆存在一定的难度,不是高手或对划船不熟悉的人,根本难以自己划船进行高抬架杆; 3、装备不好买到合适的,市场上的7米高抬普遍存在强度较大但重量过重的问题,导致手感和弹力感消失; 4、主杆“摇脚”需要自己特制; 5、中大鱼和挂地球时,子线飞上主线,或者前线追后线,导致绞线的可能性,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极高; 6、不熟练者操作高抬,极其容易发生主线爆盘绞线的现象; 7、使用了带浮漂的子线的话,风线容易飞上主线;且浮漂处的风线一般不能入水; 8、在没有跑道时候,操作的时间效率大大下降,必须依赖良好的铺地布效果、降低垂钓的水域深度,才能降低取挂排线的操作繁琐度;如果没有跑道继续钓深水,会面临和小抬一样的,在面前岸边水域频繁挂草挂地球; 9、排线较密,高速进出线操作不当,尤其是挂杂物或小鱼收回时操作不当,会造成2根,乃至3或4根子线绞线,处理时极其耗时; 10、难以一次带走全部装备,经常需要人协助搬运或跑几趟。 二、过河钓高抬装备 (一)主、背杆 1、主杆。一般采用可收缩的1.2米鲟鱼杆或鲟鱼抄网杆改制,长度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5-9米的高碳杆改制。追求品质及美观的可购买高档的10米鲟鱼杆改制。
2、背杆。一般采用可收缩长度为1.2米的鲟鱼抄网杆改制。 (二)背轮 1、单大背轮。优点是过线顺滑、阻力小;缺点是上下线之间的间距小,主线打湿后,上下线容易缠绕。 2、双小轮。有点是上下线间距大,不容易缠线;缺点是手撕线的顺滑程度不及大背轮。 (三)面杆轮 面杆轮一般寻找合适的手竿节子作为套筒套装主杆的合适位置,然后将专用的高抬面杆轮用大力马线捆绑在套筒上。目前,市面上出现了高碳纤维材质做成的高抬专用面杆轮,内镶进口轴承,用起非常顺滑、噪音较小。 (四)单边盘子 1、普通盘子。一般采用玻纤或注塑做成直径为18-22cm的盘子。价格一般在200元以下,优点是性价比高;缺点是做工粗糙,较为笨重。 2、高碳纤维盘子。一般采用3K高碳纤维材料做成直径为20CM的盘子。优点是轻巧、稳定性好、顺滑、噪音小;缺点是价格较高,一般是900元/个。 (五)抱箍 宜购买比杆的元径稍大的专用抱箍;宜用自行车内胎垫隔在抱箍与主杆之间,防止过松或过紧,避免划伤主杆。 (六)尖插 1、单丝尖插。材质为不锈钢,直径一般在为12mm左右,只有单丝。其缺点是收纳过河钓杆时较为费事且携带不便 。 2、双丝尖插。在单丝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丝纹,收纳钓竿时将尖插反插于主杆或背杆内扭紧,便于携带。 (七)摇脚 1、懒人王。优点是能够购买成品、重量轻;但在逗钓时不能有效地解放双手。 2、自制摇脚。高抬插脚一般采用后拉式,因高抬主杆较重,不宜做成与矮抬一样的前倾式摇脚。
三、线组 1、钓排用线。应用8米长、3号以上的尼龙线,线太小,钓排相互缠绕不容易解开。 2、快速别针。使用立漂钓法的快速别针链接钓排线和口线,可以根据不同鱼情变换对应的口线。钓排线相互之间一旦发生缠绕现象,可以打开快速别针取下口线,快速解开钓排线。 3、口线。根据具体鱼情,使用1.0-2.0号尼龙线、长度为25cm的尼龙线作为口线。 4、铅坠。宜用重量大致为1g的铅坠。铅坠太重易惊鱼,太轻沉底耗时较长且不能将钓排线压紧,不能准确判断鱼的吃口。铅坠的上下端宜用太空豆锁定。 5、盘子用线。8号以上的彩色大力马线500米左右;线径太大,重量就重;线径太小,撕线的时候就勒手。 大线的装配:在左盘装上约500米的线,右盘不装线;理论能钓跨度为200米以下的水面,根据钓场的实际情况将左盘的线导入右盘里;这样能够适时调整左、右盘里的装线量,达到能够有效应对不同跨度的效果。 大力马线的优势:大力马线与尼龙线相比较:具有同等拉力情况下线径小、耐磨损性、延展性差、抬钓拉力传递更快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所钓水域跨度较大,刺鱼无力的问题。 6、钓排。用1.4号及以上不锈钢牙科钢丝,制成15cm(绕线部分2cm为好)长的钓排。此钓排重量轻、牢固耐用。太小的钢丝制作的钓排在挂底时易被拉报废。第二种钓排的缺点就是重量大,挂钓排耗时较长。 7、打窝器。用质轻的塑料瓶改装成如下形状挂于主线上打窝使用。如用脉动饮料瓶改制,将瓶盖开一小口。打谷麦等粗颗粒窝料时,取下瓶盖;打酒米等细颗粒窝料时,盖上瓶盖,更能控制好所打窝料的均匀性。 8、夺鱼竿。用6.3米或7.2米长的手竿取下前两节改制。 四、操作要点 (一)钓排的挂法。用左手手指在下线上绕一活套,用右手将不锈钢钓排挂入活套内,然后拉紧活套就完成钓排的挂入。 (二)撕线的注意事项。手撕出线,切忌不要撕进线;否则,易垮杆、爆盘炸线。 (三)钓排间距。水深间距1米以上,水浅50cm以上。间距太小容易发生缠线现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间距为好。 (四)挂底的处理。发生鱼钩挂底时,应逐渐用力抬主杆;用力过猛易造成主杆或背杆断裂或钓排与上线缠绕现象。若抬主杆不能将挂底现象消除,应放低主杆,手拉下线逐渐扯拉直至脱钩。 (五)中鱼后,应将鱼抬在空中再手撕大线进行收回操作;或手摇盘子进行收线;否则,各钓排相互之间容易缠绕。
备注:(高抬钓的优点及缺点系全文引用于爱钓VS小谢《四川抬钓精要知识高手晋级版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