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别样的情怀! 冬至已过,没想到却接连几日的艳阳高照、晴空万里,除了似锦的繁花,真是一派小阳春的景象。让人留恋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物我两忘。这样的天气,于我们钓鱼人而言,简直弥足珍贵。既能感受“弯弓飞鲫”的美好,又能享受大自然的舒爽馈赠。所以,这个双休一定能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今天,准备探钓一个从未涉足的钓场。虽然对我而言,自留地的数量和质量都让我满意,但正如有的钓友说的那样,未知水域对我们钓鱼人的那份诱惑,又有几人能真的抵挡得了。 因为未知,所以神秘,因为神秘,所以向住。这样天气的探秘之行,绝对带劲儿! 出钓参数: 时间:2015年12月27日 地点:荣昌一小河沟 人物:单飞 天气:睛好 竿:3.9竞技 线组:主0.8 子0.4 2# 钩 1#鲫鱼漂 窝料:自制酒米加自制粉饵 饵料:野战蓝鲫 天下鲫 化尺 途经以前的一个钓场,正在修桥,以后出钓更方便了。
十二点到达钓场,堰坝处正有一钓友作钓。 传统手车,蚯蚓,酒米窝。清早至此,获鲫七八尾,总共二三两。好袖珍!据他告之,昨天他在上游一窝点钓获板鲫五尾,均在三两以上。今天感觉鱼口较少,且都是“年幼一代”。上游还有几钓友作钓,其中一钓友已在此接连作战好几天,且每天鱼获都不错。 别过此钓友,我继续前行上游,寻觅理想中的钓点。 钓场风光。应该说这样的小河沟在钓友和阳光的陪衬下别有一番风情。
前行大概300米的样子,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老廖头”。对他,我可是再熟悉不过了。70左右,精神矍铄,典型的传统钓手。一般持竿三支,钓点呈扇形分布。偶尔也走钓、逗钓。在周围的钓友中也算高手。见到我以后,立马热情的告之此地鱼情,还告之他已打的窝,让我作钓(原来他就是下游钓友口中吃皮好几天的那位)。这敢情好!谢过老廖头,就在他已打的窝子里开整。不过,作钓前,还是得多打两个窝,这季节,大家懂的! 今天的窝料和饵料。
老廖头的窝已打了近一小时,从选位的原则来说也算是精品,可作钓二十几分钟,漂就像扔进了水缸。于是,我就玩笑了一句:老廖头,这里的鱼是不是被你这几天整完了哟!他的笑,还是那么慈,还带有那么一点点憨。
来到自已打的钓点。
抛饵入水,不到一分钟漂就有了动作,吃口很轻,慢慢下滑半目,扬竿中鱼,小白鲫。
紧接着,双飞
又来一尾,
小鲫,白条,双飞,
连发
怎么感觉上的鱼越来越小,有的几乎只有姆指般大小。于是,洒入十几粒酒米后来到钓位二,可二十几分钟的作钓,只中一尾鲫鱼,且在飞鱼时脱钩了。没办法,又回到钓位一继续。可多还是小鲫,不,是小小鲫,只是偶尔上一尾大点的,也不到50克。 这样的鱼情一直持续到四点太阳西下收竿,手是拉软了,数量不少,重量不多。 最后鱼获:(来点桂花装饰一下)
出钓总结:鱼为何越上越小呢? 思考良久,最后,我把焦点集中在了鱼饵上。是不是雾化过了?今天的化尺加的多了些。下次出钓时得少加点,把状态调粘点,再看看结果如何。 帖完,谢谢观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