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木鸟)—天津海河一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到哪旅游或者出差,都随身背个包,包里带着一根鱼竿和一些简单的线组和漂,可以说这是有备无患吧,总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就近找个地方甩上那么几竿。
每当我看到相关的照片,就会想起一段段的钓鱼、观钓的经历,由于所到之地,具体到哪能钓鱼,一时半会也不可能了解清楚,可以说是走马观花,2015年10月出差天津社会山,开会4天,会议临近尾声,下午乘4号线城铁来到天津南站的海河边。
说起海河,她可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中国七大河流之一。海河水系由海河干流和上游的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组成;海河流域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地跨京、津、冀、晋、鲁、豫、辽、内蒙古八省区,流域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海河水系历史上水患频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施了“根治海河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水患得到治理。
出了城铁站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横跨海河的大铁桥,据说这是法国人建造的,现在命名“解放桥”
远远见到码头上有人钓鱼,来到跟前,看到一位60岁左右的钓友用自制的钓饵在垂钓
水深3米多,鱼饵看起来颜色金黄,非常黏,我看他捏成花生米大小的鱼饵,抛了几次也没散,该钓友介绍此鱼饵用玉米面在高压锅蒸15分钟后调制的。
继续向前走,在一比较偏僻的地点,有2位在栏杆上架竿钓鱼 此时已经有几尾鲫鱼入护
这个地方的水深2米多,有位钓友钓上了一尾小拐尖
下到台阶下,还有几位钓友,我挨着一位旁边观看,他钓上了2尾鲫鱼,鱼饵是红虫,和他聊了聊,得知他家就在附近,每天除了早晚接送孙子上下学,就经常来海河边钓鱼了,看天色已晚,我还要返回驻地,和该钓友道别,没有说死明天上午到此钓鱼,该钓友热情地说,钓饵红虫他有,明天见
就近餐馆吃晚餐,点个宫爆虾仁,一碗米饭,一瓶小二
入夜的海河边热闹非凡,码头上不少游人乘船看夜景
第二天是会议最后一天,已没有需要自己做的工作,兴冲冲地乘上了城铁 到了海河边,天津南站的时间指针指向了早9点5分
天津站码头远景
环岛的世纪钟和天津出租车
海河边晨钓的钓友已经陆续撤离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见到昨天的那位老哥,在他的钓位附近,将我的背包和钓具摊开
因为渔具店不在附近,没处去买红虫,据海河边的钓友讲,有个人常到河边推销鱼饵,遗憾的是今天没来,我只能用商品饵了
此地的河边就剩了我一人,钓了近2个小时,一条都没钓上,水面的墨绿色漂浮物越积越多
水上汽艇来回跑动,因为没有用活饵,我自己都没有信心,看看效果不好,就提前进站买票回京了。
通过多次类似天津的这些经历,给我的感触是,各地的气候环境不同,钓鱼资源也不一样,那些近水靠海的钓友,享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比起野钓地点不多的钓友来,他们是太幸福了;另外一点就是在鱼饵方面,什么水域用什么饵,什么地方使什么食也颇有讲究,否则钓鱼效果就不佳,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垂钓,人生地不熟的,应该多向当地钓友请教,编几句顺口溜,这就是:
出差天津社会山,顺道观钓海河边;
天津钓友河边站,红虫做钓鱼饵鲜;
鲫鱼鲤鱼条条上,自娱自乐赛神仙;
事半功倍勤学练,环境难改自身变;
习惯爱好不间断,走走看看不遗憾;
身背钓竿游四方,不迷信来不烧香;
爆箱爆护不常见,享受过程最关键;
二零壹六相互勉,渔乐健身活百年!
谢谢观帖!
|